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0 前言 | 第11-28页 |
0.1 乳腺癌概况 | 第11-14页 |
0.2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 第14-24页 |
0.2.1 常用的化疗药物 | 第14-18页 |
0.2.1.1 蒽环类药物 | 第14-17页 |
0.2.1.2 紫杉醇类药物 | 第17-18页 |
0.2.1.3 氨甲喋呤 | 第18页 |
0.2.1.4 环磷酰胺 | 第18页 |
0.2.1.5 卡培他滨 | 第18页 |
0.2.2 内分泌疗法 | 第18-19页 |
0.2.2.1 他莫昔芬 | 第18-19页 |
0.2.2.2 芳香酶抑制剂 | 第19页 |
0.2.3 靶向疗法 | 第19-20页 |
0.2.3.1 曲妥珠单抗 | 第19-20页 |
0.2.3.2 帕妥珠单抗 | 第20页 |
0.2.3.3 拉帕替尼 | 第20页 |
0.2.4 目前进行临床实验的药物 | 第20-21页 |
0.2.4.1 西妥昔单抗 | 第20-21页 |
0.2.4.2 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抑制剂 | 第21页 |
0.2.5 放射疗法 | 第21页 |
0.2.6 外科手术 | 第21-22页 |
0.2.6.1 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 第21-22页 |
0.2.6.2 全乳房切除术 | 第22页 |
0.2.7 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 第22-24页 |
0.2.7.1 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22-23页 |
0.2.7.2 骨质疏松 | 第23页 |
0.2.7.3 心脏毒性 | 第23页 |
0.2.7.4 抑郁症 | 第23页 |
0.2.7.5 疲劳 | 第23页 |
0.2.7.6 疼痛 | 第23-24页 |
0.2.7.7 癌症的复发 | 第24页 |
0.3 BCL2 家族抗凋亡成员与乳腺癌 | 第24-26页 |
0.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0.4.1 选题依据 | 第26-27页 |
0.4.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 第一章 Bcl-2 家族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28-35页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页 |
1.2 实验原理 | 第28-29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1.4 七种乳腺癌细胞系的 MTT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2 第二章 三种 Bcl-2 家族抑制剂对单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5-40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5页 |
2.2 实验原理 | 第3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2.4 二种乳腺癌细胞系的克隆形成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第三章 细胞凋亡实验 | 第40-45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3.2 实验原理 | 第4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3.4 二种乳腺癌细胞系的 TUNEL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4 第四章 联合用药实验 | 第45-48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5页 |
4.2 实验原理 | 第4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4.4 二种乳腺癌细胞系的联合用药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全文总结 | 第48-49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49-50页 |
存在问题 | 第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
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