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7-9页 |
(一)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7-8页 |
(二)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第14-23页 |
一、历史背景 | 第14-18页 |
(一) 俄国的国情:小生产占优势地位的国情 | 第14-16页 |
(二) 俄共(布)领导经济建设并遇到严重的困难 | 第16-18页 |
二、形成过程 | 第18-23页 |
(一)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提出“计算和监督”的思想 | 第18-19页 |
(二) 1918年春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 | 第19-20页 |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中间环节”的思想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3-39页 |
一、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第23-29页 |
(一) 巩固政权、增强国力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的作用 | 第23-24页 |
(二) 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作用 | 第24-26页 |
(三) 无产阶级不能堵塞资本主义发展的通道 | 第26-29页 |
二、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措施 | 第29-37页 |
(一) 发展小农经济 | 第29-31页 |
(二) 发展城市私人小工业企业 | 第31页 |
(三) 搞活城乡商品流通 | 第31-32页 |
(四) 实施国家资本主义 | 第32-33页 |
(五) 发挥旧社会过来的专家的作用 | 第33-35页 |
(六) 引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 第35-37页 |
三、对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进行引导和控制 | 第37-39页 |
(一) 打击反动资本家的破坏活动 | 第37页 |
(二) 以法制规范资本主义经营活动 | 第37-38页 |
(三) 实行严格的国家统计和监督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 第39-45页 |
一、历史地位 | 第39-41页 |
(一)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第39页 |
(二) 巩固和发展了苏俄社会主义事业 | 第39-40页 |
(三) 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经验 | 第40-41页 |
(四) 揭示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规律 | 第41页 |
二、当代价值 | 第41-45页 |
(一) 列宁思想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源头 | 第41-42页 |
(二) 列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借鉴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