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1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 第9-10页 |
1.1.2 学生思维处于直观和模仿状态 | 第10页 |
1.1.3 初中生在上课时的好奇心和好动心 | 第10页 |
1.2 学情分析 | 第10-11页 |
1.2.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 第10-11页 |
1.2.2 初三复习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1.3 物理复习的特点 | 第11-14页 |
1.3.1 复习的种类 | 第11-13页 |
1.3.2 物理复习的教学方法 | 第13-14页 |
1.4 复习的意义 | 第14-15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6 研究的意义 | 第17-20页 |
1.6.1 初三物理复习课的特点 | 第17页 |
1.6.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17-18页 |
1.6.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 第18-20页 |
2 可视化教学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2.1 可视化教学基本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1.1 可视化 | 第20页 |
2.1.2 可视化教学 | 第20-21页 |
2.1.3 可视化物理复习 | 第21页 |
2.1.4 理科教育中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 第21-22页 |
2.1.5 思维导图 | 第22页 |
2.1.6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3.1 文献研究法 | 第23页 |
3.2 行动研究法 | 第23页 |
3.3 问卷调查法 | 第23页 |
3.4 观察法 | 第23-24页 |
3.5 实践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4 可视化教学在初中物理复习应用的实践 | 第25-47页 |
4.1 学情分析 | 第25-26页 |
4.2 研究过程 | 第26-27页 |
4.3 可视化教学流程分析 | 第27页 |
4.4 可视化教学在初中物理复习应用的实践 | 第27-47页 |
4.4.1 声学综合复习可视化教学案例 | 第27-31页 |
4.4.1.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27-28页 |
4.4.1.2 教学目标分析 | 第28页 |
4.4.1.3 运用可视化教学过程 | 第28-31页 |
4.4.2《热学》综合复习可视化教学案例 | 第31-36页 |
4.4.2.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1-32页 |
4.2.2.2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2页 |
4.4.2.3 运用可视化教学过程 | 第32-36页 |
4.4.3 光学综合复习可视化教学案例 | 第36-38页 |
4.4.3.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6页 |
4.4.3.2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6-37页 |
4.4.3.3 运用可视化教学过程 | 第37-38页 |
4.4.4 力学综合复习可视化教学案例 | 第38-42页 |
4.4.4.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8-39页 |
4.4.4.2 教学目标分析 | 第39页 |
4.4.4.3 运用可视化教学过程 | 第39-42页 |
4.4.5 电学综合复习可视化教学案例 | 第42-47页 |
4.4.5.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42页 |
4.4.5.2 教学目标分析 | 第42页 |
4.4.5.3 运用可视化教学过程 | 第42-47页 |
5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7-57页 |
5.1 数据统计 | 第47-50页 |
5.2 使用可视化教学的前、后测成绩分析 | 第50-52页 |
5.3 运用可是化教学在初中物理复习的应用“小采访” | 第52-56页 |
5.4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1 | 第59-61页 |
附录2 | 第61-63页 |
附录3 | 第63-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