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情绪信息的定向遗忘效果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1 定向遗忘概述第10-12页
        1.1.1 定向遗忘的定义与研究范式第10-11页
        1.1.2 定向遗忘的产生机制:选择性复述和提取抑制第11-12页
    1.2 情绪与记忆第12-14页
        1.2.1 情绪与记忆研究概述第12-13页
        1.2.2 情绪信息的有意遗忘第13-14页
    1.3 实验操控记忆编码精度的可能性第14-16页
        1.3.1 辩证思维第14-15页
        1.3.2 情绪的 stroop 效应第15-16页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第16-17页
    2.1 问题提出第16页
    2.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2.2.1 辨证思维对情绪词定向遗忘和来源记忆的影响第16页
        2.2.2 来源记忆指令编码精度对情绪词定向遗忘和来源记忆的影响第16-17页
        2.2.3 项目记忆编码精度对情绪词定向遗忘和来源记忆的影响第17页
3 研究一:辨证思维对情绪词定向遗忘和来源记忆的影响第17-24页
    3.1 实验一:正性词、负性词和中性词的定向遗忘和来源记忆第17-19页
        3.1.1 被试第17页
        3.1.2 实验材料第17页
        3.1.3 实验程序第17-18页
        3.1.4 实验设计第18页
        3.1.5 实验结果第18-19页
        3.1.6 小结第19页
    3.2 实验二:对中性词和负性词进行积极的辨证思维加工对记忆效果的影响第19-21页
        3.2.1 被试第19页
        3.2.2 实验材料第19-20页
        3.2.3 实验程序第20页
        3.2.4 实验设计第20页
        3.2.5 实验结果第20页
        3.2.6 小结第20-21页
    3.3 实验三:对中性词和正性词进行消极的辨证思维加工对记忆效果的影响第21-22页
        3.3.1 被试第21页
        3.3.2 实验材料第21页
        3.3.3 实验程序第21页
        3.3.4 实验设计第21页
        3.3.5 实验结果第21-22页
        3.3.6 小结第22页
    3.4 三项实验的综合分析第22-24页
        3.4.1 辨证思维对情绪词效价评估的影响第22-23页
        3.4.2 辨证思维对情绪词定向遗忘效果的影响第23页
        3.4.3 辨证思维对情绪词来源记忆的影响第23-24页
4 研究二:来源记忆指令编码精度对情绪词定向遗忘和来源记忆的影响第24-27页
    4.1 被试第24页
    4.2 实验材料第24页
    4.3 实验程序第24-25页
    4.4 实验设计第25页
    4.5 实验结果第25-26页
    4.6 讨论第26-27页
5 研究三:来源记忆指令编码精度对情绪词定向遗忘和来源记忆的影响第27-29页
    5.1 被试第27页
    5.2 实验材料第27页
    5.3 实验程序第27-28页
    5.4 实验设计第28页
    5.5 实验结果第28-29页
    5.6 讨论第29页
6 总讨论和结论第29-32页
    6.1 辨证思维可改变情绪事件的情绪性质和强度,促进意义建构第29-30页
    6.2 辨证思维可增加心理加工的资源,促进记忆重构的巩固第30页
    6.3 定向遗忘的产生机制是编码忽略还是提取抑制第30-31页
    6.4 正性词的情绪记忆优势效应第31-32页
    6.5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第32页
7.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7页
附录第37-42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艺术作品等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校大学生与社会人员人际信任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我”与求偶动机对性别内群体偏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