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论文

安德烈·高兹的消费异化批判理论探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10页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第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高兹消费异化批判理论的缘起第17-24页
    2.1 提出的时代背景第17-19页
        2.1.1 生产的空前繁荣第17页
        2.1.2 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第17-18页
        2.1.3 大众消费的膨胀第18-19页
    2.2 高兹消费异化批判理论的渊源第19-22页
        2.2.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第19-20页
        2.2.2 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主张第20-21页
        2.2.3 阿格尔与弗洛姆的消费批判思想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高兹消费异化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4-32页
    3.1 消费异化的内涵与根源第24-26页
        3.1.1 消费异化的内涵阐释第24页
        3.1.2 消费异化的本质透视第24-25页
        3.1.3 消费异化的根源剖析第25-26页
    3.2 消费异化的危害第26-29页
        3.2.1 加剧了生态危机第26-27页
        3.2.2 导致人的非人化第27页
        3.2.3 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第27-28页
        3.2.4 消解了人的批判能力第28-29页
    3.3 摆脱消费异化的途径第29-31页
        3.3.1 生产的更少但更好第29页
        3.3.2 破除“越多越好”的消费观第29-30页
        3.3.3 回归生产活动中寻求满足第30-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高兹消费异化批判理论的评价及中国解读第32-40页
    4.1 高兹消费异化批判理论的评价第32-35页
        4.1.1 高兹消费异化批判思想的价值第32-34页
        4.1.2 高兹消费异化批判思想的局限第34-35页
    4.2 我国的消费异化现象透视第35-37页
        4.2.1 现阶段中国的消费异化表现第35-36页
        4.2.2 中国消费异化现象的危害及成因第36-37页
    4.3 高兹的消费异化批判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37-39页
        4.3.1 制定合理的消费引导政策第37页
        4.3.2 构建和谐的消费文化导向第37-38页
        4.3.3 以人为本推进物质文明第38-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DI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高陵县城乡统筹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