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

励磁系统调差单元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及分类第10-11页
    1.3 励磁控制系统原理的发展第11-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低频振荡的机理和分析方法第15-25页
    2.1 低频振荡的机理第16-20页
        2.1.1 负阻尼机理第16-18页
        2.1.2 共振(强迫)机理第18页
        2.1.3 非线性理论机理第18-19页
        2.1.4 混沌机理第19-20页
    2.2 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第20-22页
        2.2.1 频域法第20页
        2.2.2 时域仿真法第20页
        2.2.3 戴维南静态等值分析法第20-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5页
3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动态模型第25-35页
    3.1 同步发电机模型第25页
    3.2 调速系统模型第25-26页
    3.3 励磁系统模型第26-31页
        3.3.1 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组成第26-27页
        3.3.2 调差单元模型第27-30页
        3.3.3 励磁系统数学模型第30-31页
    3.4 并网发电机低频振荡时的仿真模型第31-34页
        3.4.1 仿真模块参数第31-32页
        3.4.2 仿真结果分析第32-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励磁系统加入调差单元后对低频振荡的影响第35-43页
    4.1 励磁调差单元补偿电流的特性分析第35-36页
    4.2 励磁系统无调差单元时测量电压的特性分析第36-37页
    4.3 励磁系统含调差单元时测量电压的特性分析第37-41页
        4.3.1 正调差接线时的测量电压特性分析第37-39页
        4.3.2 负调差接线时的测量电压特性分析第39-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5 不同调差方式下发电机并网运行仿真对比分析第43-55页
    5.1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3-47页
    5.2 固定励磁与自动励磁的发电机并运行第47-51页
    5.3 励磁系统含调差单元的发电机并网运行第51-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页
    6.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作者简历第60-6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5-xCo0.15AlxO2(x=0,0.03,0.05,0.07)在电化学过程中结构演变及改性研究
下一篇:吉林油田供电公司110kv变电站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