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协作激励机制和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协作分集技术概要 | 第18-20页 |
1.3 协作分集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4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问题描述 | 第23-24页 |
1.5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结构安排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7-41页 |
2.1 无线信道模型 | 第27-29页 |
2.1.1 AWGN信道 | 第27页 |
2.1.2 衰落信道模型 | 第27-29页 |
2.2 分集技术基本原理 | 第29-33页 |
2.2.1 常见分集技术 | 第29-30页 |
2.2.2 信号合并方式 | 第30-33页 |
2.3 协作分集技术基础 | 第33-37页 |
2.3.1 AF协议 | 第35-36页 |
2.3.2 DF协议 | 第36-37页 |
2.4 博弈论基础 | 第37-41页 |
2.4.1 定义 | 第37-38页 |
2.4.2 NE均衡 | 第38-39页 |
2.4.3 分类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基于联盟博弈的分布式匹配策略 | 第41-59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42-47页 |
3.2.1 问题综述 | 第42-43页 |
3.2.2 协作传输模型 | 第43-45页 |
3.2.3 模型构建 | 第45-47页 |
3.3 匹配模型分析 | 第47-52页 |
3.3.1 联盟博弈与核心 | 第47-48页 |
3.3.2 延迟接收程序 | 第48-51页 |
3.3.3 最佳匹配策略 | 第51-52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3.4.1 匹配实例 | 第52-55页 |
3.4.2 平均迭代次数 | 第55页 |
3.4.3 平均匹配率 | 第55-56页 |
3.4.4 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基于拍卖的分布式伙伴选择策略 | 第59-87页 |
4.1 引言 | 第59-61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61-65页 |
4.2.1 模型综述 | 第61-62页 |
4.2.2 协作传输架构 | 第62-65页 |
4.3 单中继网络性能分析 | 第65-74页 |
4.3.1 拍卖模型 | 第65-68页 |
4.3.2 源节点的NE策略和期望收益 | 第68-71页 |
4.3.3 中继节点的期望收益和最优底价 | 第71-72页 |
4.3.4 中断概率 | 第72-74页 |
4.4 多中继网络性能分析 | 第74-79页 |
4.4.1 源节点参与多个拍卖的策略 | 第75-77页 |
4.4.2 源节点的NE和期望收益 | 第77-78页 |
4.4.3 中继节点的期望收益与最优底价 | 第78-79页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9-85页 |
4.5.1 源节点性能仿真 | 第79-82页 |
4.5.2 中继节点性能仿真 | 第82-83页 |
4.5.3 中断概率 | 第83页 |
4.5.4 多中继网络 | 第83-8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基于重复博弈模型的协作激励机制 | 第87-97页 |
5.1 引言 | 第87-88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88-90页 |
5.3 基于重复博弈的协作激励机制 | 第90-95页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95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95-9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7-10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7-9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8-101页 |
附录 | 第101-107页 |
附录A 证明第二价格拍卖模型的占优策略均衡 | 第101-103页 |
附录B 证明第一价格拍卖的NE策略 | 第103-105页 |
附录C 公式(5-24)的推导过程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