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量子论论文

大气带电粒子对星地量子链路通信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量子通信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状况第11-12页
    1.3 论文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量子通信的基本理论第14-26页
    2.1 基本原理第14-15页
        2.1.1 测不准原理第14页
        2.1.2 量子不可克隆原理第14页
        2.1.3 非正交量子态不可区分定理第14-15页
    2.2 量子通信的基本概念第15-20页
        2.2.1 量子态第15-17页
        2.2.2 量子态的时间演化及其幺正性第17页
        2.2.3 量子比特第17-18页
        2.2.4 密度算子第18-19页
        2.2.5 量子纠缠第19-20页
        2.2.6 冯·诺依曼熵第20页
    2.3 量子通信信道第20-23页
        2.3.1 自由空间量子信道第20-21页
        2.3.2 几种常见的带噪量子信道第21-23页
    2.4 星地量子链路通信第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6页
第3章 雷暴云对星地量子链路性能的影响及参数仿真第26-38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大气带电粒子模型第27-28页
    3.3 雷暴云对星地量子链路衰减的影响第28-30页
    3.4 雷暴云对星地量子链路信道容量的影响第30-33页
        3.4.1 退极化信道的信道容量第30-31页
        3.4.2 振幅阻尼信道的信道容量第31-32页
        3.4.3 仿真分析第32-33页
    3.5 雷暴云粒子浓度与量子态概率对星地量子链路信道平均保真度的影响第33-34页
    3.6 雷暴云对星地量子链路系统生存函数的影响第34-35页
    3.7 雷暴云对星地量子链路密钥分发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第35-36页
    3.8 结论第36页
    3.9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非球形大气带电粒子及大气能见度对星地量子链路性能的影响及参数仿真第38-50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非球形大气带电粒子模型第39-41页
    4.3 非球形大气带电粒子与星地量子链路衰减的关系第41-44页
    4.4 非球形大气带电粒子与星地量子链路纠缠度的关系第44-46页
    4.5 大气能见度与星地量子链路通信保真度的关系第46-47页
    4.6 数据分析与讨论第47-48页
    4.7 结论第48页
    4.8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带电沙尘暴对星地量子链路通信性能的影响第50-58页
    5.1 引言第50页
    5.2 带电沙尘暴对星地量子链路光量子能量的影响第50-53页
        5.2.1 带电沙尘粒子的谱分度第51页
        5.2.2 带电沙尘暴对星地量子链路的衰减第51-53页
    5.3 带电沙尘暴对星地量子链路量子密钥分发的影响第53-54页
    5.4 带电沙尘暴对星地量子链路信道建立速率的影响第54-55页
    5.5 结论第55-56页
    5.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6.1 本文总结第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多种等离子体环境对量子卫星通信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联合信号波形特征的直接数据域定位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