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1 驾驶疲劳的概述 | 第14-17页 |
1.1.1 驾驶疲劳的概念 | 第14页 |
1.1.2 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1.3 驾驶疲劳的测量方法 | 第16-17页 |
1.2 驾驶疲劳注意理论 | 第17-18页 |
1.2.1 过滤器理论 | 第17-18页 |
1.2.2 选择论 | 第18页 |
1.2.3 资源分配论 | 第18页 |
1.3 驾驶应激与认知任务转换 | 第18-21页 |
1.3.1 驾驶应激的相关概念 | 第18页 |
1.3.2 驾驶应激反应产生的机理 | 第18-19页 |
1.3.3 任务转换 | 第19-21页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21-25页 |
2.1 综合评价与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2.1.1 已有研究不足 | 第21页 |
2.1.2 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22-23页 |
2.4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2.5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第3章 驾驶疲劳的研究——来自皮电和眨眼次数的证据 | 第25-34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方法 | 第26-29页 |
3.2.1 被试 | 第26页 |
3.2.2 实验环境 | 第26-27页 |
3.2.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7-28页 |
3.2.4 实验设计 | 第28页 |
3.2.5 程序 | 第28页 |
3.2.6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28-29页 |
3.3 结果 | 第29-31页 |
3.3.1 主观疲劳等级的分析 | 第29-30页 |
3.3.2 驾驶员眼睛眨动次数分析 | 第30页 |
3.3.3 驾驶员皮电数据的分析 | 第30-31页 |
3.4 讨论 | 第31-33页 |
3.5 结论 | 第33-34页 |
第4章 男女驾驶员疲劳的差异 | 第34-41页 |
4.1 引言 | 第34-35页 |
4.2 方法 | 第35-36页 |
4.2.1 被试 | 第35页 |
4.2.2 实验环境、设备与仪器 | 第35页 |
4.2.4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4.2.5 程序 | 第35-36页 |
4.3 数据分析 | 第36-38页 |
4.3.1 男女驾驶员主观疲劳感分析 | 第36-37页 |
4.3.2 皮电指标分析 | 第37-38页 |
4.4 讨论 | 第38-40页 |
4.5 结论 | 第40-41页 |
第5章 疲劳状态下男女驾驶员在预知和未知条件下转换任务的差异 | 第41-50页 |
5.1 引言 | 第41-42页 |
5.2 方法 | 第42-44页 |
5.2.1 被试 | 第42页 |
5.2.2 材料 | 第42-43页 |
5.2.3 实验环境、设备与仪器 | 第43页 |
5.2.4 实验设计 | 第43页 |
5.2.5 程序 | 第43-44页 |
5.2.6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第44页 |
5.3 结果 | 第44-45页 |
5.3.1 正确率分析 | 第44-45页 |
5.3.2 反应时分析 | 第45页 |
5.4 讨论 | 第45-47页 |
5.5 结论 | 第47-50页 |
第6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第50-54页 |
6.1 总讨论 | 第50-53页 |
6.2 总结论 | 第53-54页 |
第7章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7.1 不足之处 | 第54页 |
7.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