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8-9页 |
一、 胡锦涛对党的思想建设进行理论创新的社会背景 | 第9-14页 |
(一) 世情的新变化 | 第9-10页 |
1. 经济全球化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影响和冲击 | 第9-10页 |
2. 信息网络化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影响和冲击 | 第10页 |
(二) 国情的新变化 | 第10-12页 |
1. 市场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变化 | 第11页 |
2. 社会结构发生深层次变化 | 第11页 |
3. 利益分配格局进行较大调整 | 第11-12页 |
4. 人的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 第12页 |
(三) 党情的新变化 | 第12-14页 |
1. 党员的数量和组成有较大变化 | 第12-13页 |
2. 党的地位和党员诉求发生变化 | 第13-14页 |
二、 胡锦涛对党的思想建设内容的理论创新 | 第14-20页 |
(一) 对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 | 第14-17页 |
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 第14-15页 |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第15-16页 |
3.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在关联 | 第16-17页 |
(二) 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创新 | 第17-19页 |
1. 首次将“求真务实”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 第17-18页 |
2. 首次将“解放思想”提升为党的一大“法宝” | 第18-19页 |
(三) 对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创新 | 第19-20页 |
1. 主张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首要环节 | 第19页 |
2. 强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 第19-20页 |
3. 主张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和重点 | 第20页 |
三、 胡锦涛对党的思想建设方式的理论创新 | 第20-24页 |
(一) 全面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 第20-22页 |
1. 对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的阐释 | 第21页 |
2. 对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要求的阐释 | 第21-22页 |
(二) 深入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 第22页 |
(三) 加快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 第22-24页 |
1. 明确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内涵、意义 | 第23页 |
2. 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本任务和具体要求 | 第23-24页 |
四、 胡锦涛对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 | 第24-30页 |
(一)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的思想建设 | 第25-27页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与战略价值 | 第25-26页 |
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要求 | 第26-27页 |
(二) 坚持以求真务实统摄党的思想建设 | 第27-29页 |
1.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重要意义 | 第27-28页 |
2.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务实之风的核心内容 | 第28页 |
3. 弘扬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基本要求 | 第28-29页 |
(三) 坚持以党的先进性教育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