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3-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3.1 企业环境报告研究的国际回顾 | 第15-17页 |
1.3.2 企业环境报告研究的国内现状 | 第17-21页 |
2.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报告概述 | 第21-35页 |
2.1 可持续发展 | 第21-22页 |
2.1.1 界定 | 第21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报告问题 | 第21-22页 |
2.2 环境会计报告 | 第22-28页 |
2.2.1 内涵 | 第22-24页 |
2.2.2 环境成本的确认及计量 | 第24-27页 |
2.2.3 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 第27-28页 |
2.3 相关理论支持 | 第28-34页 |
2.3.1 外部性 | 第28-30页 |
2.3.2 信息不对称 | 第30-34页 |
2.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报告的再认识 | 第34-35页 |
3. 国内外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实践研究 | 第35-45页 |
3.1 美国 | 第35-37页 |
3.2 日本 | 第37-38页 |
3.3 荷兰 | 第38-40页 |
3.4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现状—以海尔集团为例 | 第40-42页 |
3.5 同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我国的差距 | 第42-45页 |
4.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环境会计报告的框架 | 第45-57页 |
4.1 环境会计报告的目标和原则 | 第45-49页 |
4.1.1 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目标 | 第45-46页 |
4.1.2 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原则 | 第46-49页 |
4.2 环境会计报告指南分析 | 第49-52页 |
4.3 环境会计报告内容构建 | 第52-57页 |
4.3.1 远景构想和战略 | 第52-53页 |
4.3.2 概况 | 第53页 |
4.3.3 管理体系 | 第53-54页 |
4.3.4 业绩指标 | 第54-55页 |
4.3.5 术语汇编和附录 | 第55-57页 |
5.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促进环境会计报告的具体措施 | 第57-64页 |
5.1 构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报告框架 | 第57-58页 |
5.1.1 环境会计报告的内容 | 第57页 |
5.1.2 环境会计报告的模式 | 第57-58页 |
5.1.3 环境会计报告的呈报 | 第58页 |
5.2 修改现存法律,增加要求企业主动公开和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款 | 第58-59页 |
5.3 开展环境审计,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 第59-60页 |
5.3.1 开展环境审计,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实施 | 第59-60页 |
5.3.2 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 第60页 |
5.4 可持续发展发展视角下健全企业发布环境会计信息的体系 | 第60-64页 |
5.4.1 制定环境会计准则 | 第60-62页 |
5.4.2 拓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报告的渠道 | 第62页 |
5.4.3 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环境会计核算培训 | 第62页 |
5.4.4 完善企业内部的环境会计信息控制 | 第62-64页 |
6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