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

动车组车体和设备舱动应力特征及可靠性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线路跟踪测试及实测数据处理第16-26页
    2.1 线路动应力测试第16-17页
        2.1.1 线路测试目的第16页
        2.1.2 测试线路及工况第16-17页
    2.2 测点分布及其实验设备的安装第17-22页
        2.2.1 疲劳关键部位的确定第17-18页
        2.2.2 测点分布方案的确定第18-21页
        2.2.3 测试设备的简介和安装第21-22页
    2.3 实测数据处理第22-25页
        2.3.1 数据处理目的第22页
        2.3.2 数据处理方法第22-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实测应力谱编制与分析第26-58页
    3.1 应力谱编制方法第26-28页
    3.2 实测应力谱第28-44页
        3.2.1 应力表征点的确定第28-29页
        3.2.2 有限元仿真分析第29-37页
        3.2.3 应力谱级数探讨第37-40页
        3.2.4 实测应力谱的编制第40-44页
    3.3 应力谱的分布拟合第44-48页
        3.3.1 威布尔分布基本理论第44-46页
        3.3.2 分布拟合检验第46-48页
    3.4 参数拟合及检验结果第48-53页
    3.5 极值推断第53-55页
    3.6 实测应力谱拓展第55-57页
    3.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基于应力谱的疲劳损伤评估及寿命计算第58-68页
    4.1 疲劳强度理论第58-62页
        4.1.1 材料的S-N曲线第58-59页
        4.1.2 Miner线性疲劳累积理论第59-60页
        4.1.3 Corten-Dolan非线性疲劳累积理论第60-62页
    4.2 疲劳损伤及寿命计算第62-64页
    4.3 不同工况下损伤分析第64-65页
    4.4 等效应力幅衍化过程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车体和设备舱应力特征分析研究第68-93页
    5.1 频域研究方法第68-69页
    5.2 不同线路动应力特征第69-76页
    5.3 不同速度级工况动应力对比分析第76-79页
    5.4 典型工况下动应力特征分析第79-91页
        5.4.1 曲线工况第79-84页
        5.4.2 空重载工况第84-85页
        5.4.3 进出隧道工况第85-88页
        5.4.4 明线会车工况第88-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3-96页
    6.1 论文结论第93-94页
    6.2 论文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附录A第99-11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0-11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T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下一篇:市域快线主要规划技术指标耦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