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1-22页 |
1 绪论 | 第22-3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4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24-2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9-32页 |
2 煤巷掘进冲击显现特征及冲击影响因素 | 第32-46页 |
2.1 煤巷分类及特征 | 第32-33页 |
2.2 煤巷掘进冲击显现特征 | 第33-39页 |
2.3 煤巷掘进冲击影响因素 | 第39-45页 |
2.4 小结 | 第45-46页 |
3 “加-卸”应力路径下试样应力、冲击破坏特征 | 第46-85页 |
3.1 煤巷掘进围岩应力路径演化特征 | 第46-49页 |
3.2 “加-卸”应力路径下试样破裂特征及其冲击条件 | 第49-70页 |
3.3 “加-卸”应力路径下试样应力方程 | 第70-83页 |
3.4 小结 | 第83-85页 |
4 煤巷掘进围岩应力及冲击危险性指数判别模型 | 第85-115页 |
4.1 围岩模型分类及构建 | 第85-89页 |
4.2 煤巷掘进围岩应力特征 | 第89-101页 |
4.3 煤巷掘进围岩能量积聚与释放特征 | 第101-110页 |
4.4 煤巷掘进冲击危险性指数计算案例 | 第110-113页 |
4.5 小结 | 第113-115页 |
5 煤巷掘进围岩应力、能量演化模拟试验研究 | 第115-141页 |
5.1 试验目的、内容和方案 | 第115-119页 |
5.2 不同地层条件掘进前后应力及能量特征 | 第119-138页 |
5.3 地质异常区对冲击矿压影响 | 第138-139页 |
5.4 小结 | 第139-141页 |
6 煤巷掘进冲击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 第141-157页 |
6.1 模拟目的、内容与方案 | 第141-145页 |
6.2 巷道不同位置冲击危险性分析 | 第145-146页 |
6.3 煤巷掘进冲击影响因素 | 第146-156页 |
6.4 小结 | 第156-157页 |
7 煤巷掘进减冲控制技术 | 第157-166页 |
7.1 减冲控制技术措施 | 第157-158页 |
7.2 煤巷掘进减冲效果模拟分析 | 第158-164页 |
7.3 小结 | 第164-166页 |
8 煤巷掘进减冲工程实践 | 第166-178页 |
8.1 张双楼煤矿地质条件及冲击概况 | 第166-167页 |
8.2 冲击矿压机制分析 | 第167-171页 |
8.3 煤巷掘进减冲技术措施 | 第171-174页 |
8.4 防冲效果分析 | 第174-176页 |
8.5 小结 | 第176-178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78-182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178-180页 |
9.2 创新点 | 第180-181页 |
9.3 研究展望 | 第181-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1页 |
作者简历 | 第191-1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