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1 制造业能耗巨大 | 第8-9页 |
1.1.2 机床节能潜力可观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项目来源 | 第11-12页 |
1.3.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2 论文项目来源 | 第12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的体系结构 | 第12-14页 |
2 数控机床的能耗动态特性分析 | 第14-20页 |
2.1 数控机床多能量源构成 | 第14-15页 |
2.1.1 数控机床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1.2 数控机床多能量源的能耗构成 | 第15页 |
2.2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能耗动态性分析 | 第15-18页 |
2.2.1 数控机床加工任务的动态性分析 | 第15-16页 |
2.2.2 数控机床及多能量源的运行状态的动态性分析 | 第16-17页 |
2.2.3 多能量源受加工参数影响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3 数控机床动态加工过程的能耗建模 | 第20-42页 |
3.1 建模框架 | 第20-21页 |
3.2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Petri网建模 | 第21-33页 |
3.2.1 分层的面向对象Petri网—HOONet的定义 | 第21-24页 |
3.2.2 机床层HOONet模型 | 第24页 |
3.2.3 运行状态层HOONet模型 | 第24-28页 |
3.2.4 能耗部件层HOONet模型 | 第28-33页 |
3.3 数控机床部件的能耗建模 | 第33-37页 |
3.3.1 能耗部件的功率消耗模型 | 第33-35页 |
3.3.2 能耗部件的时间消耗模型 | 第35-37页 |
3.4 数控机床部件能耗的动态驱动过程 | 第37-40页 |
3.4.1 数控机床动态加工过程的能耗计算 | 第37-39页 |
3.4.2 驱动模型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数控机床动态加工过程的能耗仿真与分析 | 第42-68页 |
4.1 Petri网仿真基础 | 第42-45页 |
4.1.1 有限状态机简介及Stateflow仿真应用基础 | 第42-44页 |
4.1.2 基于Stateflow的Petri网仿真方法 | 第44-45页 |
4.2 能耗模型的Stateflow实现 | 第45-52页 |
4.2.1 系统的实体及实体状态分析 | 第45-47页 |
4.2.2 模型实现 | 第47-52页 |
4.3 案例分析 | 第52-67页 |
4.3.1 棒料零件车削能耗分析 | 第52-59页 |
4.3.2 差动壳体车削能耗分析 | 第59-62页 |
4.3.3 托盘零件加工能耗分析 | 第62-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78页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第78页 |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