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路交通防减灾预案的原则、目的和理论 | 第15-30页 |
2.1 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内涵 | 第15-17页 |
2.2 公路交通防减灾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 第17页 |
2.3 防减灾预案原则 | 第17-22页 |
2.4 防减灾预案理论及内容 | 第22-29页 |
2.4.1 应急预案类型 | 第22-23页 |
2.4.2 防减灾预案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4.3 防减灾预案内容 | 第26-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灾前备灾计划 | 第30-46页 |
3.1 公路交通应急保障分级指挥权限划分——以陕西省为例 | 第30-33页 |
3.2 公路交通应急保障指挥体系与手段 | 第33-39页 |
3.2.1 公路交通应急保障的组织指挥机构的基本设想 | 第34-35页 |
3.2.2 公路交通应急保障组织指挥机构 | 第35-38页 |
3.2.3 指挥手段 | 第38-39页 |
3.3 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与配送 | 第39-43页 |
3.3.1 公路交通应急硬件软件资源储备 | 第39-41页 |
3.3.2 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协同配送 | 第41-43页 |
3.4 公路交通防灾演练评估 | 第43-45页 |
3.4.1 演练过程 | 第43-44页 |
3.4.2 演练目的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公路交通抢通技术及方案 | 第46-67页 |
4.1 道路抢通保障特点 | 第46页 |
4.2 公路交通破坏模式分析 | 第46-48页 |
4.3 道路抢通方案的制定 | 第48-52页 |
4.3.1 制定抢通方案的原则 | 第48页 |
4.3.2 结构性毁损的抢通方案 | 第48-50页 |
4.3.3 障碍性毁损的抢通方案 | 第50-52页 |
4.4 道路抢通技术 | 第52-60页 |
4.4.1 滑坡处理技术 | 第52页 |
4.4.2 堰塞湖处理技术 | 第52-53页 |
4.4.3 道路塌陷抢修技术 | 第53-54页 |
4.4.4 挡土墙抢修技术 | 第54-55页 |
4.4.5 道路障碍物清除技术 | 第55-56页 |
4.4.6 路面器材用于应急构筑道路 | 第56-57页 |
4.4.7 利用简易器材铺筑临时道路 | 第57页 |
4.4.8 利用就便路面器材铺筑临时道路 | 第57-60页 |
4.5 应急通道的构筑 | 第60-65页 |
4.5.1 应急通道的勘察设计 | 第61-64页 |
4.5.2 应急通道的施工 | 第64-65页 |
4.6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S210线K227+150山体崩塌抢险救援 | 第65-6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灾后修复方案制定与实施 | 第67-73页 |
5.1 概述 | 第67页 |
5.2 公路交通短期恢复 | 第67-69页 |
5.3 公路交通中期修复 | 第69-70页 |
5.4 公路交通长期恢复重建 | 第70-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3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