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二、实施方案 | 第9页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9-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质量管理评估指标综述 | 第11-13页 |
一、质量管理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二、质量管理评估指标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质量管理成熟度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一、质量管理成熟度内涵 | 第13-14页 |
二、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制造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一、制造业质量管理成熟度的模型 | 第15-16页 |
二、制造业质量管理成熟度的应用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质量管理成熟度的内涵与测评体系 | 第17-26页 |
第一节 质量管理成熟度的内涵与特征 | 第17页 |
第二节 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质量管理成熟度方格 | 第17-18页 |
二、质量管理成熟度的测评体系 | 第18-23页 |
第三节 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体系的选择 | 第23-26页 |
一、测评体系的异同 | 第23-24页 |
二、测评体系的选择 | 第24-26页 |
第四章 体外诊断试剂制造行业质量管理成熟度的测评体系 | 第26-41页 |
第一节 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分级 | 第26-28页 |
第二节 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体系框架结构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指标 | 第29-39页 |
一、测评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29-30页 |
二、测评指标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三、测评指标的说明 | 第31页 |
四、测评指标权重的测算 | 第31-38页 |
五、质量管理成熟度等级的评分规则 | 第38-39页 |
第四节 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体系实施步骤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体外诊断试剂制造行业质量管理成熟度致因要素分析 | 第41-46页 |
第一节 致因要素的内容 | 第41-43页 |
一、首要致因要素 | 第41-42页 |
二、次要致因要素 | 第42页 |
三、其他因素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致因要素的表现 | 第43-44页 |
第三节 致因要素的作用机理 | 第44-46页 |
第六章 体外诊断试剂制造A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案例分析 | 第46-51页 |
第一节 A企业质量管理概况 | 第46页 |
第二节 A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指标表现 | 第46-47页 |
第三节 A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水平分析 | 第47-49页 |
第四节 A企业质量成熟度致因要素分析 | 第49-51页 |
第七章 体外诊断试剂制造行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提升维度及建议 | 第51-55页 |
第一节 成熟度测评指标提升维度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成熟度测评指标提升建议 | 第52-55页 |
一、不确定性质量阶段的提升建议 | 第52-53页 |
二、符合性质量阶段的提升建议 | 第53页 |
三、适用性质量阶段的提升建议 | 第53页 |
四、满意性质量阶段的提升建议 | 第53-54页 |
五、卓越性质量阶段的提升建议 | 第54-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1: 质量管理成熟度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第60-64页 |
附录2: 质量管理成熟度测评试卷 | 第6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