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2.1 居住区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居住区 | 第17页 |
2.1.2 居住小区 | 第17页 |
2.1.3 居住组团 | 第17-18页 |
2.2 环境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2.1 环境概念 | 第18页 |
2.2.2 居住区室外环境概念 | 第18页 |
2.3 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3.1 老年人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3.2 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 | 第19-20页 |
2.4 评价分析相关概念 | 第20页 |
2.5 层次分析法概念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西安市居住区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5页 |
3.1 西安市概况 | 第22页 |
3.1.1 地貌特色 | 第22页 |
3.1.2 气候特色 | 第22页 |
3.2 西安市老龄化概况 | 第22-23页 |
3.3 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23页 |
3.4 实地观察 | 第23-24页 |
3.4.1 观察方法 | 第23页 |
3.4.2 观察目标 | 第23-24页 |
3.5 访谈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分析 | 第25-31页 |
4.1 老年人生理特征分析 | 第25页 |
4.2 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4.3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分析 | 第26页 |
4.4 对居住区绿地景观的需求 | 第26-28页 |
4.4.1 安全感的需求 | 第26-27页 |
4.4.2 自信心的需求 | 第27页 |
4.4.3 归属感需求 | 第27页 |
4.4.4 交往度需求 | 第27页 |
4.4.5 舒适感需求 | 第27-28页 |
4.5 在居住区绿地景观空间内的活动类型 | 第28-31页 |
4.5.1 娱乐活动 | 第28页 |
4.5.2 健身活动 | 第28-29页 |
4.5.3 行走 | 第29页 |
4.5.4 休憩 | 第29-31页 |
第五章 西安市老年人对居住区绿地评价体系 | 第31-45页 |
5.1 老年人对居住区绿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1-32页 |
5.1.1 开放性 | 第31页 |
5.1.2 科学性 | 第31页 |
5.1.3 系统性 | 第31页 |
5.1.4 可操作性 | 第31-32页 |
5.2 构建老年人对居住区绿地的评价体系 | 第32-40页 |
5.2.1 层次结构模型及指标选择 | 第32页 |
5.2.2 数据收集 | 第32页 |
5.2.3 层次结构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5.2.4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3-35页 |
5.2.5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35-37页 |
5.2.6 层次总排序 | 第37-38页 |
5.2.7 评价综合评分 | 第38-40页 |
5.3 老年人对居住区绿地的评价体系的结果及分析 | 第40-45页 |
第六章 西安市老年人对居住区绿地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 第45-53页 |
6.1 现状问题分析 | 第45-48页 |
6.1.1 整体空间布局不合理 | 第45-46页 |
6.1.2 后期管理不足 | 第46页 |
6.1.3 绿地景观空间设施不足且布置不合理 | 第46-47页 |
6.1.4 绿地景观空间安全性不足 | 第47-48页 |
6.1.5 绿地景观空间层次感不足 | 第48页 |
6.2 绿地优化提升建议 | 第48-53页 |
6.2.1 总体绿地优化提升策略 | 第48-49页 |
6.2.2 总体绿地优化提升内容 | 第49-5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