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2.1 植物专类园的定义 | 第11页 |
1.2.2 观赏蔬果的定义 | 第11-12页 |
1.2.3 可食地景的定义 | 第12页 |
1.2.4 体验式蔬果专类园的定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9-20页 |
2.2.2 案例分析法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种植设计初探 | 第21-31页 |
3.1 种植形式 | 第21-24页 |
3.1.1 家庭园圃式 | 第21页 |
3.1.2 农业体验式 | 第21-22页 |
3.1.3 园林景观绿化式 | 第22-24页 |
3.2 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3.2.1 自然因素 | 第24-26页 |
3.2.2 人为因素 | 第26-27页 |
3.3 案例分析 | 第27-31页 |
3.3.1 洛杉矶Descanso公园可食景观展示园 | 第27-28页 |
3.3.2 昆明世博会蔬果园 | 第28-29页 |
3.3.3 上海创智农园 | 第29-30页 |
3.3.4 台湾景勤一号公园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伊利农业科技园区蔬果专类园设计 | 第31-48页 |
4.1 基本概况 | 第31-34页 |
4.1.1 地理位置 | 第31页 |
4.1.2 气候条件 | 第31页 |
4.1.3 植物资源 | 第31-32页 |
4.1.4 历史人文条件 | 第32-34页 |
4.2 设计思路 | 第34-37页 |
4.2.1 想法来源 | 第34页 |
4.2.2 功能考虑 | 第34-36页 |
4.2.3 设计原则 | 第36页 |
4.2.4 指导思想 | 第36-37页 |
4.3 上位规划 | 第37-38页 |
4.4 蔬果专类园总体设计 | 第38-43页 |
4.4.1 功能分区 | 第38-40页 |
4.4.2 道路系统 | 第40-42页 |
4.4.3 总体设计 | 第42页 |
4.4.4 景观节点 | 第42-43页 |
4.5 植物种植设计 | 第43-4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8-49页 |
5.1 存在问题 | 第48页 |
5.2 建议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