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探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PG的作用第12-13页
    1.2 PG的基础信息及发现历史第13-15页
    1.3 PG的应用第15-16页
    1.4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简介第16-17页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PG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策略第19-45页
    2.1 前言第19-20页
    2.2 试验材料第20-25页
        2.2.1 菌株及质粒第20-21页
        2.2.2 引物第21页
        2.2.3 药品第21-22页
        2.2.4 培养基及试验所用溶液第22-24页
        2.2.5 仪器和设备第24-25页
    2.3 试验方法第25-32页
        2.3.1 菌种保存第25页
        2.3.2 对PG针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密码子优化第25页
        2.3.3 枯草芽孢杆菌的电转化法第25页
        2.3.4 PG成熟酶形式(mPG)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和表达第25-29页
        2.3.5 PG带前肽形式(pro-PG)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和表达第29-30页
        2.3.6 PG活性的测定方法第30-31页
        2.3.7 乙醇沉淀法浓缩发酵液上清蛋白质第31-3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2-44页
        2.4.1 PG针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密码子优化第32-36页
        2.4.2 PG在枯草芽孢杆菌中以成熟酶形式表达第36-38页
        2.4.3 PG在枯草芽孢杆菌中以带前肽形式表达第38-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pro-PG的加工策略第45-61页
    3.1 前言第45-46页
    3.2 试验材料第46页
        3.2.1 菌株、质粒第46页
        3.2.2 药品第46页
        3.2.3 培养基和试剂第46页
        3.2.4 仪器和设备第46页
    3.3 试验方法第46-50页
        3.3.1 胰蛋白酶对pro-PG的加工第46-47页
        3.3.2 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pro-PG的加工第47-48页
        3.3.3 四株枯草芽孢杆菌宿主菌的蛋白酶活性观察第48页
        3.3.4 重组质粒pHT43-pp在枯草芽孢杆菌168和DB403中的表达第48页
        3.3.5 重组菌pHT43-pp/168和pHT43-pp/DB403的生长曲线第48页
        3.3.6 重组菌pHT43-pp/168和pHT43-pp/DB403的代谢特征分析第48-49页
        3.3.7 重组菌pHT43-pp/168和pHT43-pp/DB403的质粒稳定性分析第49-50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50-59页
        3.4.1 由胰蛋白酶(酶解)加工的PG活性第50-53页
        3.4.2 由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加工的PG活性第53-54页
        3.4.3 重组质粒pHT43-pp在枯草芽孢杆菌DB403和168中的表达第54-56页
        3.4.4 重组菌pHT43-pp/168和pHT43-pp/DB403的生长曲线第56-57页
        3.4.5 重组菌pHT43-pp/168和pHT43-pp/DB403的代谢特征分析第57-58页
        3.4.6 重组菌pHT43-pp/168和pHT43-pp/DB403的质粒稳定性第58-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mPG的制备、纯化和酶学性质第61-80页
    4.1 前言第61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61-63页
        4.2.1 菌株及质粒第61页
        4.2.2 药品第61-62页
        4.2.3 引物第62页
        4.2.4 培养基及试剂第62-63页
        4.2.5 仪器和设备第63页
    4.3 试验方法第63-67页
        4.3.1 带His标签的pro-PG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第63-66页
        4.3.2 带His标签蛋白的纯化第66页
        4.3.3 PG活性测定方法第66-67页
        4.3.4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67页
        4.3.5 酶学性质第67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67-79页
        4.4.1 带His标签的pro-PG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第67-70页
        4.4.2 带His标签的pro-PG和mPG的纯化第70-73页
        4.4.3 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产的PG的性质分析第73-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前掩蔽噪声对大鼠听皮层和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的调制
下一篇:黄色粘球菌生物被膜中胞外DNA的整合机制与生物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