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心电技术 | 第9-10页 |
1.2 心电监护技术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心电监护支撑技术 | 第10-12页 |
1.2.2 心电监测信号特征 | 第12-13页 |
1.3 远程心电监护的关键技术 | 第13-16页 |
1.3.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13-15页 |
1.3.2 特征统计识别与决策 | 第15页 |
1.3.3 数据通信与数据组织 | 第15-16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1.4.1 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7页 |
1.4.4 章节安排 | 第17页 |
1.5 技术创新点 | 第17-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智能化远程心电监护系统需求分析 | 第19-31页 |
2.1 用户需求分析 | 第19-26页 |
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26-28页 |
2.3 系统技术方案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智能化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方案设计 | 第31-40页 |
3.1 采集单元与信号处理 | 第31-33页 |
3.1.1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 | 第31-32页 |
3.1.2 采集模块的平台 | 第32页 |
3.1.3 采集模块的电源 | 第32-33页 |
3.2 数据库关系模型 | 第33页 |
3.3 移动终端的通信与监控 | 第33-35页 |
3.3.1 远程监控原理及特点 | 第33-34页 |
3.3.2 远程监控通信方式 | 第34-35页 |
3.4 智能决策系统 | 第35-39页 |
3.4.1 心电数据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3.4.2 心电数据聚类 | 第36-37页 |
3.4.3 心脏健康状态智能决策 | 第37-38页 |
3.4.4 系统组成及应用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智能化远程心电监控系统的技术实现 | 第40-54页 |
4.1 硬件设计 | 第40-42页 |
4.1.1 采集单元 | 第40-41页 |
4.1.2 处理单元 | 第41-42页 |
4.2 软件设计 | 第42-47页 |
4.2.1 采集 | 第42页 |
4.2.2 处理控制 | 第42-44页 |
4.2.3 存储 | 第44页 |
4.2.4 统计与聚类 | 第44-45页 |
4.2.5 编程语言 | 第45-47页 |
4.3 数据库 | 第47-51页 |
4.4 远程监控系统 | 第51页 |
4.5 决策算法仿真 | 第51-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智能化远程心电监控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 | 第54-62页 |
5.1 测试环境介绍 | 第54-56页 |
5.1.1 测试数据库 | 第54页 |
5.1.2 心电异常识别测试 | 第54-55页 |
5.1.3 目标人群及导联方式 | 第55-56页 |
5.2 模块功能测试 | 第56-59页 |
5.2.1 移动监护模块 | 第56-57页 |
5.2.2 远程通信监控模块 | 第57页 |
5.2.3 聚类分析与分类决策 | 第57-59页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9-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