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第一章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研究背景 | 第13-22页 |
1.1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历史背景简介 | 第13-15页 |
1.2 MERS-CO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第15-16页 |
1.3 S蛋白与受体结合域RBD | 第16-17页 |
1.4 MERS-CoV RBD 与其受体 DPP4 | 第17-18页 |
1.5 MERS-COV中和抗体及中和抗体检测方法 | 第18-21页 |
1.5.1 MERS-CoV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5.2 中和试验 | 第20-21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试验研究 | 第22-48页 |
第二章 融合人IgG1FC的MERS-COVRBD蛋白表达 | 第22-31页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22-23页 |
2.1.1 质粒、菌株、细胞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2页 |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2-23页 |
2.2 方法 | 第23-28页 |
2.2.1 pFUSE-hIgG1-Fc-RBD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25页 |
2.2.2 大量提取pFUSE-RBD-hIgG1-Fc质粒 | 第25-26页 |
2.2.3 rRBD-Fc蛋白的表达 | 第26-27页 |
2.2.4 以Bradford法测定重组蛋白rRBD-Fc的浓度 | 第27页 |
2.2.5 纯化重组蛋白的SDS-PAGE和Westernblot | 第27-28页 |
2.3 结果 | 第28-30页 |
2.3.1 重组载体pFUSE-RBD-hIgG1-Fc的构建及鉴定 | 第28-29页 |
2.3.2 重组蛋白rRBD-Fc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2.3.3 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rRBD-Fc蛋白 | 第29-30页 |
2.4 讨论 | 第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不依赖活毒的MERS-COVRBD特异性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1-40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3.1.1 菌株、质粒、细胞 | 第31页 |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1-32页 |
3.1.3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32页 |
3.2 方法 | 第32-34页 |
3.2.1 rRBD-Fc与Huh-7细胞的结合特异性与蛋白剂量的关系测定 | 第32-33页 |
3.2.3 RBD受体阻断实验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鉴定 | 第33页 |
3.2.4 中和抗体检测 | 第33-34页 |
3.2.5 应用非活毒依赖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 | 第34页 |
3.3 结果 | 第34-38页 |
3.3.1 rRBD-Fc蛋白与Huh-7细胞量效关系的确定 | 第34-35页 |
3.3.2 rRBD-Fc蛋白与Huh-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验证 | 第35页 |
3.3.3 RBD受体阻断实验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建立 | 第35-36页 |
3.3.4 活毒中和试验与非活毒依赖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分析 | 第36-37页 |
3.3.5 非活毒依赖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 | 第37-38页 |
3.4 讨论 | 第38页 |
3.5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不依赖细胞的MERS-COVRBD特异性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0-48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4.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40页 |
4.1.2 主要溶液配制 | 第40页 |
4.2 方法 | 第40-44页 |
4.2.1 RBD-Fc蛋白与DPP4蛋白结合剂量的关系测定 | 第40-42页 |
4.2.2 中和抗体特异性阻断RBD与DPP4结合的验证 | 第42-43页 |
4.2.3 基于RBD受体结合阻断建立无细胞中和抗体检测方法 | 第43-44页 |
4.3 结果 | 第44-46页 |
4.3.1 RBD-Fc蛋白与DPP4蛋白结合的最佳剂量的鉴定 | 第44-45页 |
4.3.2 中和抗体特异性阻断RBD与DPP4结合的验证 | 第45-46页 |
4.3.3 无细胞依赖的RBD特异性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6页 |
4.4 讨论 | 第46-47页 |
4.5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缩略词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