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PPP模式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基础设施的定义 | 第18-19页 |
2.2 PPP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1页 |
2.2.2 政府失灵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4页 |
2.3 PPP模式在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分析 | 第24-27页 |
2.3.1 PPP模式的适用范围 | 第24-25页 |
2.3.2 应用PPP模式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三章 PPP模式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中运行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3.1 PPP模式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1.1 相关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 第27页 |
3.1.2 投融资公司平台建设情况 | 第27页 |
3.1.3 PPP项目进展情况 | 第27-28页 |
3.2 PPP模式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28-30页 |
3.2.1 项目简介 | 第28-29页 |
3.2.2 项目运作方式 | 第29页 |
3.2.3 项目运作方式补充 | 第29-30页 |
3.3 PPP模式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PPP模式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4.1 法律制度方面 | 第32页 |
4.1.1 缺乏相关法律制度支持 | 第32页 |
4.1.2 私人部门的权利难以维护 | 第32页 |
4.2 监督体系方面 | 第32-33页 |
4.2.1 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 | 第32-33页 |
4.2.2 政府部门监管的滞后性 | 第33页 |
4.3 社会融资模式过于单一 | 第33页 |
4.4 项目专业方面 | 第33-34页 |
4.4.1 无专业机构设置 | 第33-34页 |
4.4.2 专业人才匮乏 | 第34页 |
4.5 政府部门层面 | 第34-36页 |
4.5.1 政府部门交叉重叠 | 第34页 |
4.5.2 政府职责不明确 | 第34-36页 |
第五章 PPP模式在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验借鉴 | 第36-44页 |
5.1 PPP模式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验 | 第36-40页 |
5.1.1 PPP模式在英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5.1.2 澳大利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用PPP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5.2 PPP模式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验 | 第40-42页 |
5.2.1 PPP模式在北京地铁4号线建设中的经验借鉴 | 第40-41页 |
5.2.2 PPP模式在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中的经验借鉴 | 第41-42页 |
5.3 国内外PPP模式经验运用于西藏的思考 | 第42-44页 |
第六章 PPP模式在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6.1 完善PPP相关立法 | 第44页 |
6.2 加强对PPP的监督管理 | 第44-46页 |
6.2.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44-45页 |
6.2.2 加强行政监督管理 | 第45页 |
6.2.3 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 | 第45-46页 |
6.2.4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 第46页 |
6.3 形成投融资长效机制 | 第46-47页 |
6.3.1 营造良好PPP融资环境 | 第46页 |
6.3.2 推进融资管理体制变革 | 第46页 |
6.3.3 拓宽融资渠道方式 | 第46-47页 |
6.3.4 建立PPP项目多方协调共赢机制 | 第47页 |
6.4 加快机构设置及人员储备 | 第47-49页 |
6.4.1 建立专门机构 | 第47-48页 |
6.4.2 加大专业管理人员储备力度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