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3-22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背景 | 第13-14页 |
一、国际发展背景 | 第13页 |
二、国内发展背景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丰富知识产权保险理论的内容 | 第14-15页 |
二、有利于普及知识产权保险理念 | 第15页 |
三、对现行法律的影响 | 第15页 |
四、有利于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15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险的概念及类型 | 第15-21页 |
一、概念 | 第15-16页 |
二、类型 | 第16-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保险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22-36页 |
第一节 国外发展现状 | 第22-30页 |
一、美国 | 第22-24页 |
二、英国 | 第24-26页 |
三、德国 | 第26-27页 |
四、日本 | 第27-28页 |
五、欧盟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国内发展现状 | 第30-34页 |
一、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层面 | 第30-31页 |
二、知识产权保险实践层面 | 第31-32页 |
三、国外知识产权保险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6-43页 |
第一节 必要性分析 | 第36-39页 |
一、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增加 | 第36-37页 |
二、中小企业防范风险的需要 | 第37-38页 |
三、应对美国“337” | 第38页 |
四、保险行业创新的需求 | 第38-39页 |
五、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第39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2页 |
一、知识产权的可保性 | 第39-40页 |
二、知识产权的可保利益 | 第40-41页 |
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实施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设想 | 第43-59页 |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原则 | 第43-45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43-44页 |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保险的设置模式 | 第45-47页 |
一、知识产权保险发展模式 | 第45-46页 |
二、我国发展知识产权保险应选模式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保险的险种设计 | 第47-49页 |
一、知识产权执行保险 | 第48页 |
二、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 | 第48页 |
三、知识产权许可保险 | 第48-49页 |
四、知识产权再保险 | 第49页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具体内容 | 第49-55页 |
一、知识产权保险的当事人 | 第49-50页 |
二、知识产权保险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50-53页 |
三、知识产权保险的适用范围 | 第53页 |
四、知识产权保险的保费设计 | 第53-54页 |
五、知识产权保险的赔偿限额 | 第54-55页 |
六、知识产权保险的审查监督 | 第55页 |
第五节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 | 第55-58页 |
一、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形式 | 第55-56页 |
二、保险法的立法建议 | 第56-57页 |
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立法建议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