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换疑难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案例介绍及反映的问题 | 第10-13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10-11页 |
(一)案例一 | 第10页 |
(二)案例二 | 第10-11页 |
(三)案例三 | 第11页 |
二、案例反映的问题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立法规定解读 | 第13-24页 |
一、对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换的解读 | 第13-15页 |
二、证据转换的主体问题 | 第15-18页 |
(一)行政机关的范围 | 第15-16页 |
(二)第三方协助的认定 | 第16-17页 |
(三)证据收集主体在专业性上的难题 | 第17-18页 |
三、证据转换的范围问题 | 第18-21页 |
(一)“等”字的分析 | 第18-19页 |
(二)勘验笔录的使用 | 第19-20页 |
(三)鉴定意见的使用 | 第20页 |
(四) 其它言词证据的使用 | 第20-21页 |
四、证据转换的审查程序问题 | 第21-24页 |
(一)审查标准不明确 | 第21-22页 |
(二)我国证据转换审查程序不完善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换问题的完善建议 | 第24-34页 |
一、从立法上完善证据转换制度 | 第24-30页 |
(一)完善证据衔接规则相关法律 | 第24-25页 |
(二)行政执法证据中证据收集主体相关规定的完善 | 第25-27页 |
(三)统一证据类别 | 第27-28页 |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8-30页 |
(五)对移送标准、期限及责任进行明确 | 第30页 |
二、完善证据转换的配套措施 | 第30-34页 |
(一)完善补正程序 | 第30-31页 |
(二)完善预防制约机制 | 第31-32页 |
(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 第32-33页 |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