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3.5μm中红外激光外差光谱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2 温室气体垂直廓线测量技术研究进展第13-22页
        1.2.1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第14-17页
        1.2.2 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差分吸收光谱第17页
        1.2.3 空间外差光谱仪第17-18页
        1.2.4 激光外差光谱仪第18-22页
    1.3 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激光吸收光谱理论基础第23-35页
    2.1 激光的物理基础第23-27页
        2.1.1 自发辐射第23-24页
        2.1.2 受激吸收第24-25页
        2.1.3 受激辐射第25-26页
        2.1.4 爱因斯坦三系数相互关系第26-27页
    2.2 分子振动谱线第27-28页
    2.3 分子转动谱线第28-29页
    2.4 比尔—朗伯定律第29-30页
    2.5 分子吸收线型第30-34页
        2.5.1 LORENTZ线型第31-32页
        2.5.2 DOPPLER线型第32页
        2.5.3 VOIGT线型第32-33页
        2.5.4 亚洛伦茨线型第33-34页
        2.5.5 超洛伦茨线型第34页
    2.6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激光外差探测技术基础理论第35-50页
    3.1 光电探测理论技术第35-41页
        3.1.1 光电探测器的主要特性与参数第37-39页
        3.1.2 光电探测器噪声第39-41页
    3.2 激光外差探测系统光源第41-46页
        3.2.1 黑体第41-43页
        3.2.2 太阳光第43-44页
        3.2.3 激光光源第44-46页
    3.3 激光外差探测原理第46-48页
    3.4 激光外差装置的信噪比分析第48-49页
    3.5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中红外激光外差光谱探测技术研究第50-78页
    4.1 激光外差模块第50-51页
    4.2 光路布局及其优化第51页
    4.3 激光外差光谱仪重要器件及参数第51-73页
        4.3.1 本振光源第51-52页
        4.3.2 激光控制器第52-53页
        4.3.3 合束镜第53-54页
        4.3.4 外差探测器第54页
        4.3.5 外差信号检测电路第54-55页
        4.3.6 锁相放大器与斩波器第55-56页
        4.3.7 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第56-57页
        4.3.8 太阳跟踪仪模块第57-73页
    4.4 基于ICL激光外差光谱技术测量太阳光谱及精确波长标定第73-75页
    4.5 激光器线宽与仪器函数的测量第75-77页
    4.6 结论第77-78页
第五章 激光外差光谱仪反演算法第78-95页
    5.1 大气温室气体垂直廓线反演方法研究第78-88页
        5.1.1 正演模型第78-81页
        5.1.2 反演模型第81-88页
    5.2 大气温室气体廓线实时测量与反演第88-94页
    5.3 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6页
    6.1 总结第95页
    6.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晶铌酸锂薄膜上光栅耦合器研究
下一篇:特种光纤及光纤中涡旋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