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贵州省传统村落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1.1 选题缘起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9页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9-13页
        1.2.1 相关概念第9-11页
        1.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1-13页
    1.3 传统村落研究综述第13-17页
        1.3.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第14-17页
        1.3.3 小结第17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页
    1.5 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第19-28页
    2.1 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第19-26页
        2.1.1 传统村落价值分析第19-20页
        2.1.2 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第20-26页
    2.2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第26-28页
        2.2.1 旅游开发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第26页
        2.2.2 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保护具有外部性第26-27页
        2.2.3 传统村落保护对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具有外部性第27页
        2.2.4 旅游开发的局限性第27-28页
第3章 贵州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现状第28-37页
    3.1 贵州省概况第28页
    3.2 贵州省传统村落总体特征第28-31页
        3.2.1 传统村落分布集中、数量由东至西急剧减少第28-29页
        3.2.2 历史久远、民族文化神秘多彩第29-30页
        3.2.3 村落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第30-31页
        3.2.4 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问题普遍存在第31页
    3.3 贵州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第31-34页
        3.3.1 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模式第31-32页
        3.3.2 政府引导、村民自主开发模式第32页
        3.3.3 外来企业租赁开发模式第32-34页
    3.4 贵州省传统村落旅游产品第34-36页
        3.4.1 乡村旅游——城郊、景郊村落第34页
        3.4.2 遗产旅游——特色村落第34页
        3.4.3 生态体验——农业自然景观村落第34-35页
        3.4.4 休闲度假——旅游开发成熟的村落第35-36页
    3.5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出现的问题第36-37页
第4章 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7-46页
    4.1 贵州省传统村落旅游保护现状第37-38页
        4.1.1 大量传统村落未制定保护规划第37页
        4.1.2 传统旅游服务业是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要方式第37页
        4.1.3 生态博物馆村民被客体化,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第37-38页
        4.1.4 地方经济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博弈第38页
    4.2 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4.2.1 传统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第38-39页
        4.2.2 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第39页
        4.2.3 传统村落文化的真实性受到挑战第39页
        4.2.4 传统村落资源产权不明确第39-40页
        4.2.5 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凸显第40页
        4.2.6 传统村落社区参与的不公平第40-41页
        4.2.7 传统村落保护意识薄弱第41页
    4.3 传统村落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1-46页
        4.3.1 传统村落保护缺少法律支撑第41-42页
        4.3.2 监管体制责权不一,保护动力不足,保护资金短缺第42-43页
        4.3.3“权力审美”、“专家审美”左右传统村落规划活动第43页
        4.3.4 旅游凝视加速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第43-44页
        4.3.5 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系统不完善第44页
        4.3.6 传统村落村民生存发展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第44页
        4.3.7 传统村落欠缺防灾减灾的能力第44-46页
第5章 传统村落保护对策及发展建议第46-57页
    5.1 传统村落保护对策第46-50页
        5.1.1 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法律,确定传统村落相关资源产权第46页
        5.1.2 科学制定保护规划,创新监管制度第46-47页
        5.1.3 建立传统村落规划师队伍第47页
        5.1.4 建立有效利益保障机制第47-48页
        5.1.5 转变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理念第48页
        5.1.6 建立可持续的防火机制第48-50页
    5.2 乡村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保护互动发展第50-51页
    5.3 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校地合作(高校VS村落)对.支援项目第51-54页
        5.3.1 合作与咨询第51-52页
        5.3.2 科学研究第52页
        5.3.3 培养传统村落保护内生力量第52-53页
        5.3.4 在传统村落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第53-54页
        5.3.5 尊重传统村落文化持有者和保护人才第54页
    5.4 传统村落发展建议第54-57页
        5.4.1 针对尚未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传统村落第54-56页
        5.4.2 在贫困地区、边远地区传统村落开发深度旅游产品第56-57页
第6章 结语第57-58页
    6.1 结语第57页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82页
    1.贵州省传统村落名单第63-72页
    2.贵州省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单第72-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师认识视阈下中学微课教学应用反思--以江西省为个案
下一篇:隋唐五代赐姓名史料辑录、整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