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51页 |
1.1 生物柴油的发展 | 第17-19页 |
1.2 甘油的应用研究 | 第19-30页 |
1.2.1 甘油的性质及其发展 | 第19-21页 |
1.2.2 甘油相关的研究方向 | 第21-22页 |
1.2.3 甘油的衍生化利用及反应研究 | 第22-27页 |
1.2.3.1 甘油聚合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第23-24页 |
1.2.3.2 甘油氢解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第24-25页 |
1.2.3.3 甘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第25页 |
1.2.3.4 甘油汽化重整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第25-27页 |
1.2.4 甘油基产品的合成研究 | 第27-30页 |
1.2.4.1 甘油酯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第27-28页 |
1.2.4.2 甘油醚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第28-29页 |
1.2.4.3 甘油缩醛/缩酮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第29-30页 |
1.3 甘油/二甘油环状缩醛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第30-37页 |
1.3.1 甘油环状缩醛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第30-36页 |
1.3.2 二甘油环状缩醛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第36-37页 |
1.3.3 甘油/二甘油环状缩醛的合成及应用总结 | 第37页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51-61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51-52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2页 |
2.2 甘油环状缩醛及其衍生物的典型合成过程 | 第52-54页 |
2.2.1 正辛醛缩甘油的合成 | 第52-53页 |
2.2.2 月桂醛缩甘油的合成 | 第53页 |
2.2.3 二甘油二缩醛的合成 | 第53页 |
2.2.4 正辛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 | 第53-54页 |
2.2.5 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 | 第54页 |
2.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方法 | 第54-56页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54页 |
2.3.2 元素分析 | 第54-55页 |
2.3.3 气相色谱(GC-FID) | 第55页 |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第55-56页 |
2.3.5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 第56页 |
2.4 表面活性剂性能表征方法 | 第56-57页 |
2.4.1 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56-57页 |
2.4.2 发泡性能测试 | 第57页 |
2.5 润滑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57-61页 |
2.5.1 SRV-V试验机往复摩擦实验 | 第57-59页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9页 |
2.5.3 3D白光干涉仪 | 第59-61页 |
第三章 无溶剂体系下正辛醛缩甘油的合成 | 第61-79页 |
3.1 引言 | 第61页 |
3.2 反应路线及实验方案设计 | 第61-64页 |
3.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 | 第64-69页 |
3.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64-65页 |
3.3.2 气相色谱(GC-FID)分析 | 第65-66页 |
3.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第66-69页 |
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9-75页 |
3.4.1 不同均相酸催化剂的催化结果 | 第69-70页 |
3.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3.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71-72页 |
3.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3.4.5 甘油与正辛醛摩尔比的影响 | 第74-7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第四章 水溶剂体系下月桂醛缩甘油的绿色高效合成 | 第79-97页 |
4.1 引言 | 第79-80页 |
4.2 反应路线及实验方案设计 | 第80-82页 |
4.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 | 第82-87页 |
4.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82页 |
4.3.2 气相色谱(GC-FID)分析 | 第82-84页 |
4.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第84-87页 |
4.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87-92页 |
4.4.1 不同均相酸催化剂的催化结果 | 第87-89页 |
4.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89页 |
4.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89-91页 |
4.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91-92页 |
4.4.5 甘油与月桂醛摩尔比的影响 | 第9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第五章 水溶剂体系下二甘油二缩醛的绿色合成 | 第97-117页 |
5.1 引言 | 第97-98页 |
5.2 反应路线及实验方案 | 第98-101页 |
5.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 | 第101-107页 |
5.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101页 |
5.3.2 气相色谱(GC-FID)分析 | 第101-102页 |
5.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第102-107页 |
5.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107-113页 |
5.4.1 不同均相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 第107-109页 |
5.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5.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5.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5.4.5 二甘油与月桂醛摩尔比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第六章 甘油环状缩醛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 第117-131页 |
6.1 引言 | 第117-119页 |
6.2 正辛醛缩甘油及其衍生物的性能研究 | 第119-123页 |
6.2.1 正辛醛缩甘油的表面活性性能 | 第119-120页 |
6.2.2 正辛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表面活性性能研究 | 第120-123页 |
6.2.2.1 正辛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 | 第120-121页 |
6.2.2.2 正辛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表面活性性能 | 第121-123页 |
6.3 月桂醛缩甘油及其衍生物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 第123-126页 |
6.3.1 月桂醛缩甘油的表面活性性能 | 第123页 |
6.3.2 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表面活性性能研究 | 第123-126页 |
6.3.2.1 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 | 第123-124页 |
6.3.2.2 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表面活性性能 | 第124-12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1页 |
第七章 二甘油二缩醛润滑基础油的应用基础研究 | 第131-143页 |
7.1 引言 | 第131-132页 |
7.2 二甘油二缩醛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 第132-141页 |
7.2.1 二甘油二缩醛作为润滑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132-137页 |
7.2.1.1 润滑性能的评价 | 第132-133页 |
7.2.1.2 结果与讨论 | 第133-137页 |
7.2.2 二甘油二缩醛复配极压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137-141页 |
7.2.2.1 润滑性能的评价 | 第137页 |
7.2.2.2 结果与讨论 | 第137-141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7页 |
8.1 结论 | 第143-144页 |
8.2 展望与建议 | 第144-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