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3页 |
1.1 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 第7页 |
1.2 吡啶多酸类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1.2.1 吡啶多酸类配体的配位特点 | 第7-8页 |
1.2.2 吡啶多酸类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3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吡啶-2,3,5,6-四甲酸的合成及表征 | 第13-15页 |
2.1 吡啶-2,3,5,6-四甲酸(H_4PTA)的合成与表征 | 第13-15页 |
2.1.1 吡啶-2,3,5,6-四甲酸(H_4PTA)的合成 | 第13页 |
2.1.2 吡啶-2,3,5,6-四甲酸(H_4PTA)的表征 | 第13-15页 |
第三章 吡啶四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15-54页 |
3.1 配合物{[Cu_2(PTA)(bpy)(H_20)_2]·3H_20}_n(1)的合成、结构 | 第15-21页 |
3.1.1 配合物(1)的合成 | 第15页 |
3.1.2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15-19页 |
3.1.3 配合物(1)的性质 | 第19-21页 |
3.2 配合物{[Cu_2(PTA)(bpy)(H_20)_2]·2H_20}_n(2)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21-30页 |
3.2.1 配合物(2)的合成 | 第21页 |
3.2.2 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 | 第21-27页 |
3.2.3 配合物(2)的性质 | 第27-30页 |
3.3 配合物{[Mn(PTA)(H_20)]·(bpy) ·3H_20}_n(3)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30-37页 |
3.3.1 配合物(3)的合成 | 第30页 |
3.3.2 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 | 第30-35页 |
3.3.3 配合物(3)的性质 | 第35-37页 |
3.4 配合物{[Mn(HPTA)(H_20)_2]·(bpy)·3H_20·Cl}_n(4)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37-44页 |
3.4.1 配合物(4)的合成 | 第37页 |
3.4.2 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 | 第37-42页 |
3.4.3 配合物(4)的性质 | 第42-44页 |
3.5 配合物{[C0_3(HPTA)_2(bpy)_2(H_20)_4]·4H_20}_n(5)的合成、结构 | 第44-54页 |
3.5.1 配合物(5)的合成 | 第44页 |
3.5.2 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 | 第44-51页 |
3.5.3 配合物(5)的性质 | 第51-5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仪器和测试方法 | 第58-59页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