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氢解催化剂制备及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6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多羟基类化合物氢解研究进展 | 第7-16页 |
1.2.1 氢解研究概述 | 第7-8页 |
1.2.2 纤维素氢解过程研究 | 第8-13页 |
1.2.3 蔗糖、果糖与葡萄糖等糖类氢解过程研究 | 第13-16页 |
1.3 氢解工艺与氢解反应器 | 第16-19页 |
1.3.1 传统氢解反应器与工艺 | 第16-17页 |
1.3.2 新型氢解反应器 | 第17-18页 |
1.3.3 超声对氢解反应的强化作用 | 第18-19页 |
1.4 氢解动力学与氢解机理 | 第19-24页 |
1.4.1 氢解动力学 | 第19-21页 |
1.4.2 氢解机理 | 第21-24页 |
1.5 本论文工作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氢解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第26-38页 |
2.1 催化剂制备 | 第26-29页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2.1.2 催化剂载体预处理 | 第27页 |
2.1.3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7-29页 |
2.2 催化剂活化 | 第29-30页 |
2.2.1 活化方法 | 第29页 |
2.2.2 活化仪器 | 第29-30页 |
2.3 催化剂表征 | 第30-37页 |
2.3.1 BET 比表面积 | 第30-31页 |
2.3.2 ESEM 表征 | 第31-34页 |
2.3.3 程序升温还原(TPR) | 第34-35页 |
2.3.4 X 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蔗糖氢解反应研究 | 第38-58页 |
3.1 氢解反应仪器与试剂 | 第38-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3.3 产物分析方法 | 第40-43页 |
3.3.1 质谱分析 | 第40-41页 |
3.3.2 气相色谱分析 | 第41-43页 |
3.3.2.1 色谱分析条件 | 第41-42页 |
3.3.2.2 保留时间的确定 | 第42-43页 |
3.3.2.3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 第43页 |
3.4 催化剂氢解活性评价 | 第43-56页 |
3.4.1 转化率与收率的计算 | 第43-44页 |
3.4.2 反应温度和压力的选择 | 第44-46页 |
3.4.3 加料顺序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4 焙烧时间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5 活性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50-56页 |
3.4.5.1 镍含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5.2 铜含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3.4.5.3 钼含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4.1 结论 | 第58页 |
4.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