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的构成 | 第16-25页 |
2.1 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2.2 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18-25页 |
2.2.1 国家基本补助 | 第18-20页 |
2.2.2 学费(培养费)部分冲抵 | 第20页 |
2.2.3 差异化的生活费 | 第20-22页 |
2.2.4 以助研为主“三助”岗位 | 第22-23页 |
2.2.5 体现个性化培养的各类基金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的功能与作用 | 第25-41页 |
3.1 博士生奖学金体系功能的辩证认识 | 第25-30页 |
3.1.1 多元性和层次性 | 第25-27页 |
3.1.2 全面性和重点性 | 第27-30页 |
3.2 激发师生创新热情作用 | 第30-34页 |
3.2.1 落实导师负责制,激发导师创新热情 | 第30-32页 |
3.2.2 以奖学金为牵引,激发博士生创新热情 | 第32-34页 |
3.3 理顺师生关系作用 | 第34-41页 |
3.3.1 促进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自主 | 第34-36页 |
3.3.2 研究性互动 | 第36-37页 |
3.3.3 以德治为指引,以法治为保障 | 第37-38页 |
3.3.4 建立师生共同愿景的心灵性交往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的实现条件及局限性分析 | 第41-47页 |
4.1 奖学金体系的实现条件 | 第41-44页 |
4.1.1 从系统工程角度稳步推进 | 第41-42页 |
4.1.2 奖学金的日常管理和组织要与时俱进 | 第42-44页 |
4.2 奖学金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 第44-47页 |
4.2.1 改革自身的局限性 | 第44-45页 |
4.2.2 评价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天津大学为个案的博士生奖学金体系剖析 | 第47-59页 |
5.1 天津大学博士生奖学金体系总体概况 | 第47-51页 |
5.2 天津大学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的做法与特色 | 第51-59页 |
5.2.1 契约化管理——博士奖学金承诺书 | 第51-53页 |
5.2.2 科学指导理念先行——适应长远和未来需要 | 第53-55页 |
5.2.3 关注舆情,以生为本 | 第55-57页 |
5.2.4 内生性激励机制运行良好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