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教育消费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教育消费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第12-24页
    1.1 教育消费关系法律性质分析第12-21页
        1.1.1 受教育者的“消费者”角色第12-16页
        1.1.2 教育机构的“经营者”角色第16-19页
        1.1.3 教育消费关系的消费性特征第19-21页
    1.2 教育消费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价值第21-24页
        1.2.1 自由价值第21-22页
        1.2.2 秩序价值第22-23页
        1.2.3 效益价值第23-24页
第2章 教育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害的表现和法律成因分析第24-30页
    2.1 教育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的表现第24-27页
        2.1.1 教育质量令人堪忧第24-25页
        2.1.2 高学费、乱收费现象严重第25页
        2.1.3 各类广告虚假宣传第25-26页
        2.1.4 被动消费屡见不鲜第26页
        2.1.5 消费投资--收益不对等第26-27页
    2.2 教育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的法律原因剖析第27-30页
        2.2.1 法律保护的缺失第27页
        2.2.2 行政监管不到位第27-28页
        2.2.3 司法救济途径不畅第28-29页
        2.2.4 社会保护体系不健全第29页
        2.2.5 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第29-30页
第3章 教育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途径第30-40页
    3.1 立法保护第30-33页
        3.1.1 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特殊保护范畴第30-32页
        3.1.2 完善《物价法》、《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第32-33页
    3.2 行政保护第33-35页
        3.2.1 整顿规范教育消费市场秩序第33-34页
        3.2.2 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力度第34-35页
        3.2.3 实行教育消费保证金制度第35页
    3.3 司法保护第35-37页
        3.3.1 建立专门教育消费法庭第35页
        3.3.2 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第35-37页
        3.3.3 发挥代表人诉讼的效益第37页
    3.4 社会保护第37-39页
        3.4.1 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第37-38页
        3.4.2 提高教育机构的自律性第38页
        3.4.3 优化社会就业竞争环境第38-39页
    3.5 消费者自我保护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钼低铜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补气活血定晕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