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中国特色行政管理现代化建设概述 | 第10-20页 |
2.1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 第10-16页 |
2.1.1 继承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 | 第11页 |
2.1.2 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11-14页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 第14-16页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内容 | 第16-20页 |
3 政务公开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第20-31页 |
3.1 政务公开是推进行政管理现代化客观要求 | 第21-25页 |
3.1.1 政务公开是行政管理高效化的切入点 | 第21-22页 |
3.1.2 政务公开是廉政建设的基础 | 第22页 |
3.1.3 政务公开是推进行政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 | 第22-23页 |
3.1.4 政务公开有助于防制公共权力腐败 | 第23-25页 |
3.2 积极稳妥推进政务公开的对策 | 第25-28页 |
3.2.1 树立政务公开是政府义务而不是恩赐的观念 | 第25页 |
3.2.2 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 | 第25-26页 |
3.2.3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 | 第26-27页 |
3.2.4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意义 | 第27-28页 |
3.3 政务公开与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 第28-31页 |
3.3.1 政务公开是人民群众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的重要保障 | 第30-31页 |
4 公务员素质的提高与行政管理现代化 | 第31-39页 |
4.1、我国公务员素质的基本构成 | 第31-33页 |
4.2、公务员素质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 第33-35页 |
4.3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与完善 | 第35-39页 |
4.3.1 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与展望 | 第36-37页 |
4.3.2 建立公民参与政府问责的途径 | 第37页 |
4.3.3 积极与各类制度相结合,强化监督机制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详细摘要 | 第43-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