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的桥梁美学设计方法研究及其本因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桥梁美学概论 | 第9-10页 |
1.2 桥梁美学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4页 |
1.3 桥梁美学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桥梁美学基础 | 第17-35页 |
2.1 桥梁美学的哲学基础 | 第17-18页 |
2.2 桥梁美学的形体语言 | 第18-25页 |
2.3 桥梁美学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 第25-34页 |
2.3.1 中国哲学思维——易,五行 | 第25-27页 |
2.3.2 中国文化的影响 | 第27-29页 |
2.3.3 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29-32页 |
2.3.4 中国桥梁与建筑的一些特色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现行桥梁美学设计方法 | 第35-46页 |
3.1 在力学模型前提下的修改方案 | 第35-37页 |
3.2 组合局部的设计思路 | 第37-42页 |
3.3 按整体进行的桥梁美学设计方法 | 第42-44页 |
3.4 纯景观的桥梁美学设计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桥梁美学新方法与理论研究 | 第46-63页 |
4.1 桥梁美的本质:统一中的对比 | 第46-54页 |
4.1.1 对"美"的再认识 | 第46-47页 |
4.1.2 "美"的新定义分析 | 第47-48页 |
4.1.3 桥梁的美 | 第48页 |
4.1.4 节奏的本质 | 第48-51页 |
4.1.5 对比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 第51-52页 |
4.1.6 桥梁美学设计理念 | 第52-54页 |
4.2 一种基于线的桥梁美学实现方法 | 第54-56页 |
4.2.1 线与对比的关系 | 第54-55页 |
4.2.2 线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 第55页 |
4.2.3 桥梁美的线抽象设计原理 | 第55-56页 |
4.3 桥梁美:线语言丰富性的完美体现 | 第56-62页 |
4.3.1 线语言的特点和丰富性 | 第56-57页 |
4.3.2 线的节奏表现与构图作用 | 第57-59页 |
4.3.3 线的心理暗示作用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广义桥梁美学 | 第63-67页 |
5.1 广义桥梁美学 | 第63页 |
5.2 桥梁的功能美 | 第63-65页 |
5.3 桥梁的技术美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理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