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21页 |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涵义 | 第16-18页 |
2.1.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涵义 | 第16-17页 |
2.1.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征 | 第17-18页 |
2.2 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 | 第18-19页 |
2.2.1 绩效评价 | 第18页 |
2.2.2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 第18页 |
2.2.3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作用 | 第18-19页 |
2.3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19-20页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1-30页 |
3.1 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21-22页 |
3.2 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第22-29页 |
3.2.1 财务绩效指标 | 第23-24页 |
3.2.2 运营过程绩效指标 | 第24-26页 |
3.2.3 学习创新能力 | 第26-27页 |
3.2.4 客户关系管理 | 第27-29页 |
3.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 第30-46页 |
4.1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 第30-34页 |
4.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30页 |
4.1.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30-33页 |
4.1.3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33-34页 |
4.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 第34-35页 |
4.2.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第34页 |
4.2.2 主成分分析法步骤 | 第34-35页 |
4.2.3 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35页 |
4.3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AHP-PCA 模型建立 | 第35-37页 |
4.3.1 AHP-PCA 模型的具体步骤 | 第35-37页 |
4.3.2 AHP-PCA 模型的建立 | 第37页 |
4.4 基于AHP-PCA 模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仿真分析 | 第37-45页 |
4.4.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第38-39页 |
4.4.2 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39-42页 |
4.4.3 AHP-PCA 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42-44页 |
4.4.4 仿真分析的结果 | 第44-45页 |
4.4.5 结论 | 第45页 |
4.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46-4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