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研究方案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的一般理论 | 第14-25页 |
2.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 | 第14-15页 |
2.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简介 | 第15-17页 |
2.2.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2.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的特点 | 第16-17页 |
2.3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 第17-24页 |
2.3.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17页 |
2.3.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的特点 | 第17页 |
2.3.3 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 | 第17-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3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34页 |
3.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因素识别的概述 | 第25页 |
3.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3.2.1 人的因素风险 | 第25-26页 |
3.2.2 材料的因素风险 | 第26页 |
3.2.3 方法的因素风险 | 第26页 |
3.2.4 机械设备的因素风险 | 第26-27页 |
3.2.5 环境的因素风险 | 第27页 |
3.3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3.4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2页 |
3.4.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8-29页 |
3.4.2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风险评价的指标评价要素 | 第29页 |
3.4.3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29-32页 |
3.5 小结 | 第32-34页 |
4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34-41页 |
4.1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4-40页 |
4.1.1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4-36页 |
4.1.2 关于以模糊综合评价为基础的BP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 | 第36-40页 |
4.2 小结 | 第40-41页 |
5 案例分析应用 | 第41-49页 |
5.1 工程概况(高层建筑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 | 第41页 |
5.2 工程项目质量风险评价过程 | 第41-47页 |
5.3 小结 | 第47-49页 |
6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 第49-60页 |
6.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预警系统简介 | 第49-50页 |
6.1.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预警的涵义 | 第49页 |
6.1.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预警系统的涵义 | 第49-50页 |
6.2 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预警系统 | 第50-58页 |
6.2.1 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预警系统的原则 | 第50-51页 |
6.2.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 第51-58页 |
6.2.3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58页 |
6.3 小结 | 第58-6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总结 | 第60-61页 |
7.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