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稀土掺杂NiAl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课题背景第14-15页
    1.2 NiAl 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NiAl 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第15-16页
        1.2.2 NiAl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第16-17页
        1.2.3 解决 NiAl 金属间化合物室温脆性的主要方法第17-20页
    1.3 稀土的性质、应用与理论研究第20-22页
    1.4 计算材料学与电子结构第22-25页
        1.4.1 计算材料学的分类第22-23页
        1.4.2 能带计算方法概述第23-24页
        1.4.3 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脆性第24-25页
    1.5 选题意义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5-28页
        1.5.1 选题意义第25-26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计算与试验方法第28-40页
    2.1 Born-Oppenheimer 近似(绝热近似)和 Hartree-Fock 近似第29页
    2.2 密度泛函理论第29-31页
        2.2.1 Hohenberg-Kohn 定理第29-30页
        2.2.2 Kohn-Sham 方程第30-31页
    2.3 交换-关联能泛函第31-32页
        2.3.1 局域密度近似方法第31页
        2.3.2 广义梯度近似方法第31-32页
    2.4 平面波赝势方法第32-34页
    2.5 CASTEP 软件包及其功能第34-35页
    2.6 线弹性力学理论基础第35-38页
    2.7 试验研究方法第38-40页
        2.7.1 纳米压痕测试第38页
        2.7.2 电子功函数测试第38-40页
第3章 单一稀土掺杂对 NiAl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40-57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有无稀土掺杂 NiAl 晶体的原子结构模型第40-42页
    3.3 有无稀土掺杂 NiAl 晶体的电子结构计算与性能表征第42-55页
        3.3.1 稀土元素在 NiAl 中的占位第42-43页
        3.3.2 晶格常数第43-44页
        3.3.3 力学性能分析第44-47页
        3.3.4 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及布居分析第47-55页
            3.3.4.1 态密度分析第47-50页
            3.3.4.2 差分电荷密度分析第50-53页
            3.3.4.3 布居分析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Y 浓度对 NiAl 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57-71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不同含量 Y 掺杂 NiAl 晶体的原子结构模型第57-59页
    4.3 不同含量 Y 掺杂 NiAl 晶体的电子结构计算与性能表征第59-70页
        4.3.1 力学性能分析第59-61页
        4.3.2 态密度及差分电荷密度第61-64页
            4.3.2.1 态密度分析第61-63页
            4.3.2.2 差分电荷密度分析第63-64页
        4.3.3 布居分析第64-70页
            4.3.3.1 Ni-Al 键第64-65页
            4.3.3.2 Ni-Ni 键和 Al-Al 键第65-68页
            4.3.3.3 单位键长布居的平均变化第68-69页
            4.3.3.4 Y-Ni 键和 Y-Al 键第69-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稀土与非稀土元素共掺杂 NiAl 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第71-88页
    5.1 引言第71页
    5.2 稀土与非稀土元素共掺杂 NiAl 晶体的原子结构模型第71-74页
    5.3 稀土与非稀土元素共掺杂 NiAl 晶体的电子结构计算与性能表征第74-87页
        5.3.1 力学性能分析第74-77页
        5.3.2 态密度及差分电荷密度第77-83页
            5.3.2.1 态密度分析第78-80页
            5.3.2.2 差分电荷密度分析第80-83页
        5.3.3 布居分析第83-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6章 稀土掺杂 NiAl 金属间化合物试验与计算的比较第88-103页
    6.1 单一稀土掺杂/稀土与非稀土共掺杂的归纳与讨论第88-89页
    6.2 Ce 掺杂 NiAl 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与组织分析第89-97页
        6.2.1 放电等离子烧结组织第90-92页
        6.2.2 放电等离子烧结试样的激光重熔组织第92-97页
    6.3 Ce 掺杂 NiAl 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能第97-102页
        6.3.1 杨氏模量和硬度的纳米压痕测试第97-99页
        6.3.2 延性的电子功函数表征第99-102页
    6.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18-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个人简历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变形铝合金触变成形及缺陷控制研究
下一篇:紫外光通信大气传输特性和调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