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芥川龙之介的《舞会》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序论 | 第9-16页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芥川龙之介及《舞会》的前期研究 | 第10-16页 |
1.2.1 日本学者对于芥川龙之介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1.1 关于创作主题的研究 | 第10页 |
1.2.1.2 关于创作题材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1.3 童话作品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2.1.4 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 | 第11页 |
1.2.1.5 关于艺术观的研究 | 第11页 |
1.2.2 中国学者对于芥川龙之介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3 日本学者对于《舞会》的研究 | 第14页 |
1.2.4 中国学者对于《舞会》的研究 | 第14-16页 |
第2章 芥川龙之介与文学创作 | 第16-22页 |
2.1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历程 | 第16-17页 |
2.2 皮埃尔·洛蒂对芥川龙之介的影响 | 第17-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文明开化的欧化风潮 | 第22-31页 |
3.1 文明开化对日本社会的冲击 | 第22-24页 |
3.1.1 对国家政策的冲击 | 第22页 |
3.1.2 对社会风气的冲击 | 第22-23页 |
3.1.3 对社会进程的冲击 | 第23-24页 |
3.2 芥川眼中的“鹿鸣馆时代” | 第24-26页 |
3.3 芥川文学中的文明开化 | 第26-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舞会》的创作 | 第31-45页 |
4.1 创作意图 | 第31-35页 |
4.2 《江户的舞会》和《舞会》 | 第35-39页 |
4.2.1 对历史现实的描述 | 第35-37页 |
4.2.2 看待事物的角度 | 第37-39页 |
4.3 “明子”的人物设定 | 第39-42页 |
4.4 “烟花”的象征意义 | 第42-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