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量子计算中的基本概念 | 第17-33页 |
·经典计算机 | 第17-19页 |
·量子计算机 | 第19-24页 |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简介 | 第19-20页 |
·量子计算机的优势及应用 | 第20-23页 |
·量子计算机遇到的问题 | 第23-24页 |
·量子计算的量子力学基础 | 第24-30页 |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定和基本原理 | 第24页 |
·量子纠缠 | 第24-25页 |
·量子逻辑门 | 第25-28页 |
·量子算法 | 第28-30页 |
·单向量子计算机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连续变量高纠缠度光场的实验产生 | 第33-51页 |
·引言 | 第33页 |
·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 | 第33-39页 |
·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发展简介 | 第33-35页 |
·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理论研究 | 第35-39页 |
·获得连续变量高纠缠度光场的实验装置 | 第39-45页 |
·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NOPA) | 第39-41页 |
·Bell态直接探测系统 | 第41-42页 |
·高精细度光学模清洁器 | 第42-44页 |
·获得连续变量高纠缠度光场实验装置 | 第44-45页 |
·连续变量高纠缠度光场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利用连续变量四组份cluster态实现可控X操作的研究 | 第51-85页 |
·引言 | 第51-53页 |
·连续变量四组份cluster态 | 第53-57页 |
·连续变量多组份纠缠态简介 | 第53-54页 |
·四组份等权重与非等权重cluster态 | 第54-57页 |
·连续变量cluster态量子计算理论 | 第57-60页 |
·相位锁定系统 | 第60-70页 |
·激光器锁定系统 | 第61-63页 |
·高精细度绿光模清洁器锁定系统 | 第63-64页 |
·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锁定系统 | 第64-65页 |
·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反位相锁定系统 | 第65-67页 |
·两束光π/2相对位相差的锁定系统 | 第67页 |
·平衡零拍探测系统0或π位相差锁定系统 | 第67-69页 |
·平衡零拍探测系统π/2位相差锁定系统 | 第69-70页 |
·探测器 | 第70-73页 |
·探测器的选择 | 第70-71页 |
·平衡零拍探测器的共模抑制比 | 第71-72页 |
·干涉效率 | 第72-73页 |
·NOPA腔的经典增益 | 第73-74页 |
·连续变量四组份等权重线性cluster态的实验实现 | 第74-77页 |
·连续变量四组份cluster态实现可控X操作的实验方案 | 第77-80页 |
·连续变量四组份cluster态实现可控X操作的实验装置及结果 | 第80-84页 |
·实验装置及实验参数 | 第80-8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1-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连续变量6-8组份cluster态产生系统的设计及运转特性分析 | 第85-95页 |
·连续变量四组份纠缠态的理论研究 | 第85页 |
·六组份线性cluster纠缠态产生方案 | 第85-89页 |
·八组份线性cluster纠缠态产生方案 | 第89-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8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期刊论文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