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绝缘材料、电介质及其制品论文--绝缘子和套管论文

基于微波测量组分模式的绝缘子污秽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绝缘子污秽检测的研究方法及现状第11-14页
        1.2.2 微波辐射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4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绝缘子污秽的微波辐射特性分析第16-25页
    2.1 微波辐射测量原理第16-19页
        2.1.1 物质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第16-17页
        2.1.2 黑体、灰体及微波测量学中的温度第17-19页
    2.2 污秽物的复介电常数与其微波辐射特性之间的关系第19-21页
        2.2.1 污秽物的复介电常数第19-20页
        2.2.2 污秽物的微波辐射特性第20-21页
    2.3 绝缘子污秽微波测量方法分析第21-24页
        2.3.1 三层媒质模型第21-22页
        2.3.2 不同测量方式下绝缘子的辐射特性第22-24页
        2.3.3 微波辐射计的多极化测量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绝缘子污秽辐射的组分模型第25-38页
    3.1 染污绝缘子微波发射率的辐射传输模型第25-28页
    3.2 影响发射率的因素分析第28-29页
        3.2.1 绝缘子污秽程度对发射率的影响第28-29页
        3.2.2 入射角的影响第29页
    3.3 非均质表面等效温度与组分有效比辐射率模型第29-35页
        3.3.1 基于组分比辐射率的污秽绝缘子检测模型第30-31页
        3.3.2 多次散射影响下的组分比辐射率模型第31页
        3.3.3 包含像元外物体辐射反射的有效比辐射率的矩阵表达第31-34页
        3.3.4 多次散射影响下的组分比辐射率模型第34-35页
    3.4 测量方式和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第35-37页
        3.4.1 测量方式的影响第35-36页
        3.4.2 温度与发射率矩阵的影响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8 毫米双通道狄克辐射计的研制第38-51页
    4.1 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电磁波与极化第38-42页
        4.1.1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理论第38-40页
        4.1.2 平面波的极化第40-42页
    4.2 双通道狄克辐射计研制第42-46页
        4.2.1 辐射计的结构设计第42-43页
        4.2.2 工作频率、带宽、参考负载与前端第43页
        4.2.3 天线指标第43-44页
        4.2.4 辐射计的电源第44-45页
        4.2.5 指标参数第45-46页
    4.3 辐射计的测试与使用第46-50页
        4.3.1 灵敏度、线性度及稳定度的测试第46-48页
        4.3.2 辐射计的使用说明第48-50页
        4.3.3 双通道狄克辐射计的定标第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影响复合绝缘子污秽辐射特性因素分析第51-60页
    5.1 复合绝缘子的人工污秽实验第51-52页
    5.2 人工污秽与自然污秽的等价性第52-54页
    5.3 人工污秽复合绝缘子的实验测量方法第54页
    5.4 人工污秽复合绝缘子的天线温度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第54-58页
    5.5 不同月份相对湿度与发射率的关系第58-59页
    5.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兴供电公司配电网现状分析及规划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波辐射原理的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