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1 前言 | 第16-37页 |
·基因沉默 | 第16-17页 |
·沉默RNA | 第17-22页 |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 第17-18页 |
·微小RNA(microRNA,miRNA) | 第18-19页 |
·siRNA 和miRNA 的联系和区别 | 第19-21页 |
·其他参与沉默的小分子RNA | 第21-22页 |
·RNA 沉默的作用机制 | 第22-24页 |
·siRNA 途径 | 第23页 |
·miRNA 途径 | 第23-24页 |
·RNA 介导的病毒抗性 | 第24-28页 |
·RNA 介导的病毒抗性的特点 | 第26-27页 |
·RNA 介导的病毒抗性是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结果 | 第27-28页 |
·基于siRNA 的抗病毒策略 | 第28-29页 |
·植物抗病毒研究中高效的发夹RNA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1页 |
·hpRNA 茎结构长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hpRNA 环区域的影响 | 第30页 |
·核酸序列同源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转录速度的影响 | 第31页 |
·基于miRNA 的抗病毒策略 | 第31-32页 |
·人工miRNA 技术的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amiRNA 序列的设计与优化 | 第32-33页 |
·天然的miRNA 前体的选择 | 第33-34页 |
·马铃薯Y 病毒与抗病毒基因工程 | 第34-3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35-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59页 |
·材料 | 第37页 |
·毒源 | 第37页 |
·供试植物 | 第37页 |
·菌株、质粒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59页 |
·构建含发夹结构的转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 第37-39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 | 第37-38页 |
·PCR 扩增特异性引物设计 | 第38-39页 |
·构建amiRNA 转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 第39-42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 | 第40页 |
·amiRNA 的筛选 | 第40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40-42页 |
·PCR 扩增目的片段 | 第42页 |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 第42页 |
·目的片段和质粒DNA 的酶切 | 第42-43页 |
·DNA 片段的回收(试剂盒法) | 第43页 |
·目的片段与质粒DNA 的连接 | 第43-44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4页 |
·质粒DNA 向大肠杆菌中转化(热激法) | 第44页 |
·转化菌落PCR 鉴定 | 第44-45页 |
·质粒DNA 的大量提取(碱性SDS 法) | 第45-47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47页 |
·重组质粒向农杆菌转化(冻融法) | 第47页 |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侵染 | 第47-48页 |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转化 | 第48-49页 |
·植物总DNA 的提取(CTAB 法) | 第49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 检测 | 第49页 |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及ELISA 检测 | 第49-50页 |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 第49-50页 |
·转基因植株的ELISA 检测 | 第50页 |
·Northern 杂交分析 | 第50-55页 |
·转基因植株总RNA 的提取(Trizol 一步提取法) | 第50-51页 |
·在含有甲醛的凝胶上进行RNA 电泳 | 第51页 |
·转膜 | 第51-52页 |
·探针制备 | 第52-53页 |
·DIG 标记有效性检测 | 第53-54页 |
·杂交 | 第54-55页 |
·转基因植株siRNA/miRNA 的提取及杂交分析 | 第55-59页 |
·转基因植株siRNA/miRNA 的提取 | 第55-56页 |
·siRNA/miRNA 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6-57页 |
·siRNA/miRNA 转膜(电转膜)及固定 | 第57-58页 |
·siRNA/miRNA 探针的制备 | 第58页 |
·siRNA/miRNA 杂交 | 第58-5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9-90页 |
·靶向于马铃薯Y 病毒CP 基因不同区段的hpRNA 介导的病毒抗性 | 第59-74页 |
·hpRNAi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9-62页 |
·PVY CP 不同区段正向和反向目的片段的获得 | 第59-60页 |
·正向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pROKⅡ的连接 | 第60页 |
·反向目的片段与重组中间载体的连接 | 第60-62页 |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侵染验证hpRNAi 植物表达载体的有效性 | 第62-65页 |
·转化农杆菌EHA105 菌株 | 第62-63页 |
·瞬时表达靶向PVY CP 的siRNA 的检测 | 第63-64页 |
·Northern 杂交检测瞬时侵染时靶RNA 的积累 | 第64-65页 |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 第65-66页 |
·转基因烟草的检测 | 第66-68页 |
·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性分析 | 第68-71页 |
·转基因烟草的Northern 杂交分析 | 第71-73页 |
·转基因烟草植株中siRNA 的杂交分析 | 第73-74页 |
·T2代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 | 第74页 |
·人工的miRNA 介导的马铃薯Y 病毒抗性 | 第74-90页 |
·amiRNA 的筛选及引物设计 | 第74-75页 |
·拟南芥天然miRNA 前体的克隆 | 第75-77页 |
·靶向于PVY CP 基因不同区段的人工miRNA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7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77-78页 |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侵染检测amiRNA 表达载体的有效性 | 第78-80页 |
·转化农杆菌EHA105 菌株 | 第78-79页 |
·瞬时表达靶向PVY CP 的amiRNA 的检测 | 第79-80页 |
·Northern 杂交检测靶RNA 的积累 | 第80页 |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 第80-81页 |
·转基因烟草的检测 | 第81-83页 |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 | 第83-86页 |
·转基因烟草的Northern 杂交分析 | 第86-87页 |
·转基因烟草植株中amiRNA 的杂交分析 | 第87-88页 |
·T2代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 | 第88-90页 |
4 讨论 | 第90-98页 |
5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6-117页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