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基于协整理论的FDI技术溢出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5-23页
        1.2.1 国外研究第16-20页
        1.2.2 国内研究第20-22页
        1.2.3 研究评述第22-2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6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页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6-27页
2 相关支撑理论第27-38页
    2.1 协整理论第27-31页
        2.1.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第27-28页
        2.1.2 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第28-29页
        2.1.3 误差修正模型第29-30页
        2.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30-31页
    2.2 FDI 技术溢出理论第31-34页
        2.2.1 FDI 技术溢出理论的起源第31-32页
        2.2.2 FDI 技术溢出概念的界定第32-33页
        2.2.3 FDI 技术溢出的特点第33-34页
    2.3 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第34-38页
        2.3.1 企业自主创新的概念第34页
        2.3.2 企业自主创新的特征第34-36页
        2.3.3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理论第36-38页
3 FDI 技术溢出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第38-51页
    3.1 我国 FDI 技术溢出的发展与现状第38-41页
        3.1.1 FDI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38-40页
        3.1.2 我国 FDI 技术溢出的现状第40-41页
    3.2 我国利用 FDI 技术溢出效应中存在的问题第41-46页
        3.2.1 结构不合理第41-45页
        3.2.2 管理不完善第45页
        3.2.3 资金到位率低第45-46页
    3.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第46-49页
        3.3.1 科技人员方面第46-47页
        3.3.2 科研投入方面第47页
        3.3.3 创新产品方面第47-49页
    3.4 我国利用 FDI 技术溢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第49-51页
4 FDI 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第51-58页
    4.1 FDI 技术溢出的途径第51-53页
        4.1.1 示范模仿的途径第51页
        4.1.2 竞争的途径第51-52页
        4.1.3 员工培训与流动的途径第52页
        4.1.4 垂直或水平关联的途径第52-53页
    4.2 FDI 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第53-56页
        4.2.1 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差距第53-54页
        4.2.2 FDI 自身特点第54页
        4.2.3 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第54-55页
        4.2.4 东道国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第55页
        4.2.5 东道国的经济开放度第55页
        4.2.6 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程度第55-56页
    4.3 FDI 技术溢出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第56-58页
        4.3.1 FDI 技术溢出有效缓解我国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第56页
        4.3.2 FDI 技术溢出提高我国人口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第56-57页
        4.3.3 FDI 技术溢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57页
        4.3.4 FDI 技术溢出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57-58页
5 FDI 技术溢出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第58-77页
    5.1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第58-60页
        5.1.1 解释变量的选取与定义第58页
        5.1.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与定义第58页
        5.1.3 研究数据的选择及说明第58-60页
    5.2 我国 FDI 技术溢出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均衡关系第60-75页
        5.2.1 我国专利授权量与 FDI 实际利用额关系第60-64页
        5.2.2 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与 FDI 实际利用额关系第64-68页
        5.2.3 我国实用型专利授权量与 FDI 实际利用额关系第68-72页
        5.2.4 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与 FDI 实际利用额关系第72-75页
    5.3 研究结论及启示第75-77页
6 我国利用 FDI 技术溢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第77-83页
    6.1 宏观策略第77-79页
        6.1.1 完善引进 FDI 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第77页
        6.1.2 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第77-78页
        6.1.3 改善引进 FDI 的规模、质量和结构第78页
        6.1.4 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第78-79页
        6.1.5 加强人力资本开发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第79页
    6.2 中观策略第79-80页
        6.2.1 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第79页
        6.2.2 优化 FDI 分布的产业结构第79-80页
        6.2.3 改变 FDI 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第80页
    6.3 微观策略第80-83页
        6.3.1 转变企业引资理念第80-81页
        6.3.2 提升企业综合能力第81页
        6.3.3 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第81页
        6.3.4 加深与外资企业的关联第81-8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7.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7.2 研究不足第84页
    7.3 研究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90页
个人简历第90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尺度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供应链融资结构对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效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