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柳珊瑚来源的一株真菌中生物碱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4-27页
    1. 综述珊瑚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第14-26页
        1.1 珊瑚来源真菌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第14-17页
        1.2 珊瑚来源真菌中的萜类化合物第17-18页
        1.3 珊瑚来源真菌中的醌类化合物第18-21页
        1.4 珊瑚来源真菌中的内酯类化合物第21-22页
        1.5 珊瑚来源真菌中的聚酮类化合物第22-24页
        1.6 珊瑚来源真菌中的其他类化合物第24-26页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第一章 目标菌株的来源和发酵第27-30页
    1. 菌株来源和筛选第27-29页
        1.1 菌株来源第27页
        1.2 菌株筛选和保藏第27-28页
        1.3 菌种分子鉴定第28-29页
        1.4 菌株培养与发酵第29页
    2. 小结第29-30页
第二章 一株柳珊瑚共附生真菌Scopulariopsis sp.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第30-64页
    1. 引言第30页
    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2.1 实验器材与材料第30-31页
        2.2 酸水解反应第31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1-63页
        3.1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第31-32页
        3.2 化合物 1 的结构解析与结果讨论第32-46页
            3.2.1 化合物 1 的结构鉴定第32-35页
            3.2.2 化合物 1 的酸水解及讨论第35-38页
            3.2.3 化合物 1 同类化合物结构讨论第38-41页
            3.2.4 化合物 1 同类化合物生源合成讨论第41-46页
        3.2 化合物 2–11 的结构解析及讨论第46-60页
            3.2.1 化合物 2–11 的结构解析第46-56页
            3.2.2 喹啉酮类化合物 2–11 的讨论第56-60页
        3.3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第60-63页
    4. 小结第63-64页
第三章 化合物的活性评价第64-68页
    1. 活性评价方法第64-65页
        1.1 抑菌活性测试第64-65页
        1.2 细胞毒活性测试第65页
        1.3 卤虫致死活性测试第65页
    2. 化合物的活性评价第65-66页
        2.1 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评价及构效关系探讨第65-66页
        2.2 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评价第66页
        2.3 化合物的卤虫致死活性评价第66页
    3. 小结第66-68页
结论与创新点第68-69页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80页
致谢第80-81页
个人简历第81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2页
附图第82-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2004-2011年HIV-1流行毒株的传播和进化研究
下一篇: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分子系谱构建及中国对虾分子标志家系放流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