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生物传感器概述 | 第12-14页 |
1.1.1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12页 |
1.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2-13页 |
1.1.3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第13页 |
1.1.4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和展望 | 第13-14页 |
1.2 荧光分析法 | 第14-16页 |
1.2.1 荧光产生的原理 | 第14-15页 |
1.2.2 荧光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近红外荧光染料 | 第16-17页 |
1.3.1 近红外荧光染料概述及分类 | 第16页 |
1.3.2 方酸染料及其应用 | 第16-17页 |
1.4 纳米材料 | 第17-19页 |
1.4.1 纳米金 | 第18页 |
1.4.2 纳米金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乙酰胆碱酯酶及其相关物质 | 第19-21页 |
1.5.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 第19-20页 |
1.5.2 乙酰胆碱酯酶复活剂 | 第20-21页 |
1.6 论文构思 | 第21-23页 |
第2章 荧光分析法检测乙酰胆碱酯酶及其抑制剂 | 第23-33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4页 |
2.2.2 合成 30 nm 纳米金颗粒 | 第24页 |
2.2.3 紫外吸收光谱定性检测纳米金粒径 | 第24-25页 |
2.2.4 制备尼罗红修饰的纳米金粒子 (NR-AuNPs) | 第25页 |
2.2.5 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 | 第25页 |
2.2.6 对氧磷的检测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2.3.1 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第25-26页 |
2.3.2 NR-AuNPs 的特点及实验机理的验证 | 第26-27页 |
2.3.3 传感器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 第27-28页 |
2.3.4 透射电镜表征 | 第28-29页 |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2.3.6 乙酰胆碱酯酶的定量检测 | 第30-31页 |
2.3.7 有机磷的定量检测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信号增强型荧光分析法检测乙酰胆碱及有机磷 | 第33-43页 |
3.1 前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34页 |
3.2.2 方酸染料的合成与制备 | 第34-35页 |
3.2.3 乙酰胆碱的检测 | 第35页 |
3.2.4 对氧磷的检测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3.3.1 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第36页 |
3.3.2 方酸染料的性能考察 | 第36-37页 |
3.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3.3.4 反应时间的考察 | 第39-40页 |
3.3.5 传感体系的选择性 | 第40页 |
3.3.6 乙酰胆碱的定量检测 | 第40-41页 |
3.3.7 有机磷农药的定量检测 | 第41-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复活剂的荧光分析法选择性判别有机磷 | 第43-50页 |
4.1 前言 | 第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43-44页 |
4.2.2 方酸染料的合成 | 第44页 |
4.2.3 有机磷对酶的抑制作用 | 第44页 |
4.2.4 抑制酶的复活及检测 | 第44-45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45-49页 |
4.3.1 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第45-46页 |
4.3.2 复活剂的性质考察 | 第46-47页 |
4.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7页 |
4.3.4 有机磷浓度的考察 | 第47-48页 |
4.3.5 不同浓度的 2-PAM 对有机磷化合物的选择性识别 | 第48页 |
4.3.6 不同浓度的双复磷对有机磷化合物的选择性识别 | 第48-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