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水力压裂微地震反演定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微地震监测的基本原理第11-12页
    1.3 微地震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微地震正演模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3 微地震反演定位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三维逐段迭代法射线追踪正演第17-40页
    2.1 射线追踪理论第17-26页
        2.1.1 基本方程的推导第17-20页
        2.1.2 程函方程和旅行时间的计算第20-21页
        2.1.3 振幅系数的确定第21-22页
        2.1.4 影响地震波振幅衰减的因素第22-26页
    2.2 三维逐段迭代法射线追踪原理第26-32页
        2.2.1 三维介质结构逐段迭代法射线追踪原理概述第27-28页
        2.2.2 三维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法透射点一阶近似修正公式第28-30页
        2.2.3 三维逐段迭代法射线追踪的优化第30-31页
        2.2.4 微地震资料的三分量特点第31-32页
    2.3 微地震震源模拟第32页
    2.4 微地震正演数值模拟第32-38页
        2.4.1 微地震正演步骤第33-34页
        2.4.2 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中微地震正演模拟第34-38页
    2.5 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微地震数据信噪比的提高和初至拾取第40-48页
    3.1 微地震数据信噪比的提高第40-44页
        3.1.1 独立分量分析原理第40-41页
        3.1.2 改进的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原理第41-42页
        3.1.3 改进的FastICA算法测试第42-44页
    3.2 微地震事件的初至拾取第44-47页
        3.2.1 长短时窗能量比法原理第45-46页
        3.2.2 长短时窗能量比法拾取初至时间验证与分析第46-47页
    3.3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微地震震源反演定位研究第48-65页
    4.1 网格搜索法反演定位原理第48-50页
    4.2 研究观测系统与反演精度之间的关系第50-52页
    4.3 微地震反演定位模型测试第52-64页
        4.3.1 水平层状模型测试第52-57页
        4.3.2 倾斜界面模型测试第57-62页
        4.3.3 误差分析第62-64页
    4.4 小结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皂角刺总黄酮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西秦岭糜署岭地区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