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1.1 黄曲霉毒素的种类及产生条件 | 第10-11页 |
1.2 黄曲霉毒素理化特性 | 第11-12页 |
1.3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和影响因子 | 第12页 |
1.4 黄曲霉毒素 B1的危害 | 第12-15页 |
1.4.1 黄曲霉毒素 B1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2-13页 |
1.4.2 黄曲霉毒素 B1对实质器官的损伤 | 第13页 |
1.4.3 黄曲霉毒素 B1对畜禽繁殖能力的影响 | 第13页 |
1.4.4 黄曲霉毒素 B1对畜禽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5 黄曲霉毒素 B1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 第14-15页 |
1.5 黄曲霉毒素的残留及相关卫生标准 | 第15-17页 |
1.6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1.6.1 薄层层析法(TLC) | 第17页 |
1.6.2 免疫亲和柱 HPLC 法 | 第17-18页 |
1.6.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第18页 |
1.7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 | 第18-21页 |
1.7.1 减少霉菌毒素的产生 | 第18-19页 |
1.7.2 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 | 第19-21页 |
1.8 研究目的及创新性 | 第21-22页 |
2 材料方法 | 第22-28页 |
2.1 河北省肉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抽样检测的材料和方法 | 第22-23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1.2 试验时间地点 | 第22页 |
2.1.3 样品的采集 | 第22页 |
2.1.4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的材料方法 | 第23-27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2.2.2 试验时间地点 | 第23-24页 |
2.2.3 试验设计与分组 | 第24页 |
2.2.4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第24-25页 |
2.2.5 样品采集 | 第25页 |
2.2.6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 第25-27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3 试验结果 | 第28-36页 |
3.1 河北省肉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抽样检测试验结果 | 第28-30页 |
3.1.1 河北省内各地精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 | 第28-29页 |
3.1.2 河北省内各地肉牛精、粗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 | 第29-30页 |
3.2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结果 | 第30-36页 |
3.2.1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胴体指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3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肉牛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32页 |
3.2.4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牛肉常规成分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5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6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肉牛血液和肝脏中相关酶活的影响 | 第34页 |
3.2.7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肉牛器官和肌肉组织中的残留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8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40页 |
4.1 河北省不同地区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 | 第36页 |
4.2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6页 |
4.3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肉牛胴体品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4.4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37页 |
4.5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牛肉常规成分的影响 | 第37页 |
4.6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胴体品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4.7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血液肝脏酶活的影响 | 第38页 |
4.8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残留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4.9 添加黄曲霉毒素降解酶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39-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