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法中的适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惩罚性赔偿概述 | 第11-13页 |
(一)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概念 | 第11-13页 |
(二) 惩罚性赔偿的法律特征 | 第13页 |
二、在侵权法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合理性分析 | 第13-17页 |
(一) 惩罚性赔偿对受害人的损失赔偿功能 | 第14-15页 |
(二) 惩罚性赔偿对不法行为人的遏制功能 | 第15-17页 |
三、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两大法系的确立和运用 | 第17-21页 |
(一) 英美法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17-19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对惩罚性赔偿的态度 | 第19-21页 |
四、我国惩罚性赔偿的立法现状 | 第21-23页 |
(一) 我国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 | 第21-22页 |
(二) 我国惩罚性赔偿立法存在的缺陷 | 第22-23页 |
五、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适用 | 第23-27页 |
(一) 结合我国现实社会需要进行选择适用 | 第23-24页 |
(二) 惩罚性赔偿在侵权法中的适用范围 | 第24-27页 |
1. 食品安全领域 | 第24-25页 |
2. 环境侵权领域 | 第25-26页 |
3. 知识产权侵权领域 | 第26-27页 |
六、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完善 | 第27-33页 |
(一) 《食品安全法》对惩罚性赔偿的完善 | 第27-29页 |
1.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食品安全法》中的表现 | 第27页 |
2. 《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条款的完善 | 第27-29页 |
(二) 《环境保护法》对惩罚性赔偿作具体规定 | 第29-31页 |
1. 适用条件 | 第29-30页 |
2. 惩罚性损害赔偿金额的确定 | 第30-31页 |
(三) 知识产权法对惩罚性赔偿作具体规定 | 第31-33页 |
1. 适用范围 | 第31-32页 |
2. 适用条件 | 第32页 |
3.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