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侦查措施的司法适用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技术侦查措施司法适用的相关案例 | 第12-16页 |
(一)三个技术侦查措施司法适用案例的提出 | 第12-14页 |
1.路政执法人员陈某等 5 人渎职犯罪案 | 第12页 |
2.农机总站站长李某玩忽职守、受贿案 | 第12-13页 |
3.陕西府谷县公安局政委非法监听案 | 第13-14页 |
(二)三个技术侦查措施司法适用案例引发的思考 | 第14-16页 |
二、技术侦查措施的内涵及特征 | 第16-21页 |
(一)技术侦查措施的基本内涵 | 第16-18页 |
1.窃听 | 第17页 |
2.跟踪监听 | 第17页 |
3.监听通讯 | 第17页 |
4.秘密拍照、秘密录像 | 第17-18页 |
5.网络侦查 | 第18页 |
6.数字化侦查 | 第18页 |
(二)技术侦查的特征 | 第18-21页 |
1.技术性 | 第18-19页 |
2.秘密性 | 第19页 |
3.直接性 | 第19页 |
4.强制性 | 第19-21页 |
三、技术侦查措施有效适用的作用 | 第21-25页 |
(一)有利于转变侦查模式 | 第21页 |
(二)有利于发现和扩大案件线索 | 第21-23页 |
1.提供深挖犯罪的线索 | 第22页 |
2.提供抓捕追逃线索 | 第22-23页 |
3.提供追赃线索 | 第23页 |
(三)有利于收集和固定证据 | 第23页 |
(四)有利于应对反侦查 | 第23-25页 |
四、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及其完善 | 第25-32页 |
(一)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及其完善 | 第25-26页 |
(二)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条件及其完善 | 第26-28页 |
1.必须在立案后才可适用 | 第26-27页 |
2.必须是侦查犯罪的需要 | 第27页 |
3.必须经过严格批准 | 第27-28页 |
(三)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主体及其完善 | 第28-29页 |
(四)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期限及其完善 | 第29页 |
(五)技术侦查获取材料的使用 | 第29-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