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问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CO_2深部咸水层封存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模型回顾 | 第11-12页 |
1.2.2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数值模拟进展 | 第12-14页 |
1.3 地震监测研究及岩石物理学进展 | 第14-16页 |
1.4 遗传算法研究进展简介 | 第16-17页 |
1.5 本论文的工作安排 | 第17-18页 |
第2章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18-36页 |
2.1 二氧化碳封存模型及其简化 | 第18-22页 |
2.2 Biot方程的建立 | 第22-28页 |
2.2.1 基于Lagrange力学的推导过程 | 第22-24页 |
2.2.2 含流体孔隙介质的本构关系 | 第24-28页 |
2.3 Biot方程的P波和S波的拉梅势方程 | 第28-31页 |
2.3.1 P波拉梅势方程 | 第29-30页 |
2.3.2 S波拉梅势方程 | 第30-31页 |
2.4 Biot方程的频散和衰减分析 | 第31-35页 |
2.4.1 P波速度和衰减 | 第31-33页 |
2.4.2 S波速度和衰减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含水和二氧化碳孔隙介质中的波传播性质 | 第36-51页 |
3.1 水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第36-38页 |
3.1.1 水的物理性质 | 第36-37页 |
3.1.2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第37-38页 |
3.2 含多相流Biot模型 | 第38-42页 |
3.2.1 等效流体理论 | 第38-41页 |
3.2.2 有效压力理论 | 第41-42页 |
3.3 多物理参数对波速和衰减的影响 | 第42-49页 |
3.3.1 CO_2饱和度对波频散和衰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CO_2饱和度和孔隙度对波速的影响 | 第43-47页 |
3.3.3 温度和孔隙压力对波速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4 有效压力对波速的影响 | 第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储层模拟 | 第51-75页 |
4.1 二氧化碳封存的径向流动模拟 | 第51-56页 |
4.1.1 问题描述和控制方程 | 第51-53页 |
4.1.2 问题的求解 | 第53-56页 |
4.2 二维层状介质中二氧化碳封存的模拟 | 第56-74页 |
4.2.1 二维层状地质模型 | 第56-59页 |
4.2.2 应用IMPES方法进行离散 | 第59-66页 |
4.2.3 模拟结果 | 第66-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地震监测数值模拟研究 | 第75-90页 |
5.1 求解多相流Biot方程和P波拉梅势方程的SSM方法 | 第75-81页 |
5.1.1 二维Biot方程与P波拉梅势方程 | 第75-78页 |
5.1.2 求解Biot方程和P波拉梅势方程的SSM方法的构造 | 第78-81页 |
5.2 对储层模拟结果进行地震模拟 | 第81-88页 |
5.2.1 不同时期的合成地震记录 | 第83-86页 |
5.2.2 压力变化对合成地震记录的影响 | 第86-88页 |
5.2.3 相对渗透率和毛管压力对合成地震记录的影响 | 第8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基于多相流Biot模型的CO_2动态反演 | 第90-101页 |
6.1 自适应杂交遗传算法 | 第90-91页 |
6.2 对岩心实验数据的反演研究 | 第91-95页 |
6.2.1 岩石干骨架波速与有效压力的关系 | 第92-93页 |
6.2.2 含水和CO_2岩石的波速与有效压力的关系 | 第93-94页 |
6.2.3 含水和CO_2岩石的频散曲线 | 第94-95页 |
6.3 对二氧化碳地震监测数据的动态反演 | 第95-9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7章 总结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