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以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为例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3.2 定量分析法 | 第14页 |
1.3.3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1.3.4 案例分析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2.1 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形成因素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 P2P网贷风险的控制研究 | 第20-22页 |
2.2.1 关于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控制 | 第20页 |
2.2.2 法律风险的控制 | 第20-21页 |
2.2.3 建立社会网络控制风险 | 第21页 |
2.2.4 将借贷平台的收益与投资风险挂钩 | 第21页 |
2.2.5 风险的经济模型分析及案例研究 | 第21-22页 |
2.3 国内外文献总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23-31页 |
3.1 我国P2P行业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3.2 我国P2P行业发展的特点 | 第24-31页 |
3.2.1 新增平台增速放缓、实力增强 | 第24-25页 |
3.2.2 P2P行业区域发展不均衡 | 第25-28页 |
3.2.3 P2P行业收益率走低 | 第28页 |
3.2.4 问题平台频现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拍拍贷案例分析 | 第31-47页 |
4.1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简介 | 第31页 |
4.2 拍拍贷财务风险分析 | 第31-39页 |
4.2.1 基于交易量的分析 | 第31-32页 |
4.2.2 基于借款规模的分析 | 第32-34页 |
4.2.3 基于贷款余额的分析 | 第34-35页 |
4.2.4 基于资金净流入的分析 | 第35页 |
4.2.5 基于满标用时的分析 | 第35-36页 |
4.2.6 基于利率的分析 | 第36-38页 |
4.2.7 基于平均借款期限的分析 | 第38-39页 |
4.2.8 基于未来资金流出及还款金额的分析 | 第39页 |
4.3 拍拍贷的非财务风险分析 | 第39-45页 |
4.3.1 经济环境的风险分析 | 第39-40页 |
4.3.2 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 第40-41页 |
4.3.3 技术支持风险分析 | 第41-42页 |
4.3.4 市场风险分析 | 第42页 |
4.3.5 运营风险分析 | 第42-45页 |
4.3.6 法律风险分析 | 第45页 |
4.4 拍拍贷的风险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同业风险控制对拍拍贷的启发 | 第47-63页 |
5.1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控经验 | 第47-51页 |
5.1.1 国外P2P网络借贷服务行业现状 | 第47-49页 |
5.1.2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经验 | 第49-51页 |
5.1.3 国外P2P平台给拍拍贷的启发 | 第51页 |
5.2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控经验 | 第51-63页 |
5.2.1 国资系网络借贷平台的经验 | 第52-55页 |
5.2.2 银行系网络借贷平台的经验 | 第55-57页 |
5.2.3 上市公司系网络借贷平台的经验 | 第57-59页 |
5.2.4 风投系、民营系网络借贷平台的经验 | 第59-63页 |
第六章 关于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建议 | 第63-67页 |
6.1 建立完善的征信制度 | 第63页 |
6.2 健全赔付机制 | 第63-64页 |
6.3 提高平台开放度 | 第64-65页 |
6.4 建立合适的资金托管与担保机制 | 第65页 |
6.5 培养潜在客户,远离“资产荒”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