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研究--以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为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3页
    1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简述第9-10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1页
    3 研究思路第11-12页
    4 研究方法第12页
    5 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1章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教学中生活化的缺失及成因分析第13-35页
    1.1 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特征分析第13-16页
        1.1.1 学生生源具有特殊性第13-14页
        1.1.2 学生文化价值心理具有特殊性第14-15页
        1.1.3 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第15页
        1.1.4 学生职业定位具有特殊性第15-16页
    1.2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教学困境面面观第16-25页
        1.2.1 理论抽象空洞,与学生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脱节第17-19页
        1.2.2 教学内容脱离学生专业实际第19-20页
        1.2.3 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第20-22页
        1.2.4 教材脱离高职生活实际第22-23页
        1.2.5 考核方式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第23-25页
    1.3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缺失的原因分析第25-31页
        1.3.1 学校对思政课教学重视不够第25-27页
        1.3.2 思政课教育师资严重短缺第27-28页
        1.3.3 教师责任心不到位第28-30页
        1.3.4 教材不适应高职学生第30-31页
    1.4 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生活化的必要性第31-35页
        1.4.1 摆脱高校思政课教育困境的必要第32页
        1.4.2 贴近高职院校实际的必要第32-34页
        1.4.3 培养全面发展的“准职业人”的必要第34-35页
第2章 陶行知先生生活德育理论概述第35-48页
    2.1 生活德育的含义及其产生背景第35-40页
        2.1.1 生活德育理论的基本含义第35-37页
        2.1.2 生活德育理论产生的国际背景第37-39页
        2.1.3 生活德育理论产生的国内背景第39-40页
    2.2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概述第40-45页
        2.2.1“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目标第40-41页
        2.2.2 在生活的场域中实现道德内化的德育理念第41-43页
        2.2.3“教学做”合一的德育方法第43-44页
        2.2.4 师生互学、学生自治的德育途径第44-45页
    2.3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生活化实质第45-48页
第3章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生活化改革的启示第48-60页
    3.1 教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第48-51页
        3.1.1 树立以身立教的德育理念第49-50页
        3.1.2 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第50页
        3.1.3 延展情境体验的课程观第50-51页
    3.2 教学目标贴近生活第51-53页
    3.3 教学内容取材于生活实际第53-55页
        3.3.1 挖掘教材中、教材外生活化的课程资源第53-54页
        3.3.2 开发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生活化教材第54页
        3.3.3 设置学生自主课堂内容来凸显生活化内容第54-55页
    3.4 教学方法融入生活第55-57页
        3.4.1 创设生活情境第56页
        3.4.2 拓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第56-57页
        3.4.3 挖掘生活资源第57页
    3.5 教学评价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东市健身气功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泉州市高职院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